[实用新型]一种植物和树苗的种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2604.3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7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砺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G23/04;A01G9/10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15 | 代理人: | 许育辉;孙文杰 |
地址: | 350014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树苗 种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和树苗的种植装置,尤其是与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在沙漠中或温室苗园中种植植物和树苗的种植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资料显示,中国20世纪50~60年代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大1560km2,20世纪70~80年代增至2100km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于90年代则为每年2460km2,这表明我国沙漠化形势十分严峻。中国有约四分之一的面积为荒漠化土地,约260万平方公里。
我国制沙工程中一种具代表性的工程是草方格沙障的设置。这种方法虽在局部区获得成功,也只能应用于局部区域。一方面草资源有限,另一方面能实施区域亦有限。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城市垃圾以较快速度增加,每年有几百万吨上千万吨塑料纸张垃圾90%以上以填埋方式处理掉,若能将这些废弃垃圾用于沙漠化防治,则是一举多得的事。
若想大规模对沙地进行绿化,如铁路和公路沿线,采用大型机械设备种植成本最低,因此若种植方式可允许机械化操作较为合理。
另一方面,传统种植树木方法是挖坑将带大块土壤树苗放入坑中种植,这样既破坏了土壤表面效率亦很低,往往只能靠人工种植,难以采用机械化大规模快速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的问题,提供一种植物和树苗的种植装置, 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在沙漠中或温室苗园中种植植物和树苗,并可利用城市垃圾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可多次种植及及使植物一次性快速生长。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和树苗的种植装置,包括:侧面多孔的硬质管体,管体下端形成锥形头,管体内装有软袋,软袋内装入适合植物生长的介质,植物种或苗放入介质中。
所述的管体为塑料长管或竹管或人造废纸管,管体与锥形头为分体结构,两部件螺接或插接固定。
所述的管体为整管或半圆管扣扎而成。
所述的管体为硬质基板,其上设有一组长孔,下方设有底板,长孔内装有软袋,软袋内装入适合植物生长的介质,植物种或苗放入介质中。
所述的管体为一组借支架定位的硬质长管, 长管内装有软袋,软袋内装入适合植物生长的介质,植物种或苗放入介质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1、可使植物苗长根系在种植后立即可吸其表层下潮气使其成活
率大大提出。
2、采用塑料编织长袋可保持肥土长期不散同时增加了保水性,同时不易被风吹走,同时塑料厂袋不是密封结构,植物根系很易穿过袋进入管外沙层和土层。
3、本专利管状可带有尖头,这样沙漠之中可轻易压入深深沙层中,能直接插入沙土中,亦可通过机械先在地面钻孔再将长管放入,可最大程度减少对地表破坏。
4、长管有在使植物有较强扰风能力,一组长管之间植物根系相互纠缠亦易形成整体不易移动沙墙。
5、长管采用肥土使植物在短时间实现快速生长,形成植被和植物地下根系,可以有固沙作用,即使繁殖太盛最终枯水季节枯死,亦等效防沙子。
6、长管有在可实现点灌用最少的水实现灌溉。长管有内袋存在,若植物已枯死或未成活可多次在袋中插入种子。有长管存在,当风将沙吹走部分,可将深入管子再用机械压深,或被沙掩埋后可以再拔出地表,这样可长期进行调节维护。
7、本实用新型所用塑料管可采用城市塑料垃圾重塑制成,使城市塑料垃圾能以充分利用;同时使塑料管成本大大降低;由于这些塑料使用寿命大为七八年,而且它多是以固体结构整体存在不易形成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种植方法可在沙漠公路铁路两侧构建防护植被,同时利用公路铁路,亦可从远方如南方各城市带来树草苗构建多重防沙植物带。
本实用新型管体亦可由竹管,人造木管,人造废纸管制作,这特别适合树苗,其树苗长大较易将管涨开。塑料管亦可用两个半圆捆扎形成,这样便于树木根部长大后将管涨开,实现自由生长。可适用荒山荒原中种植,其对地表破坏最小。
附图说明:
以下用附图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植物单株生长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机械化种植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砺,未经吴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2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腋杖
- 下一篇:无动力下肢关节减压外骨骼装置的转动支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