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ART电平转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2609.6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1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智建立;王飞;韩海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兴继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吴娜;奚华保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art 电平 转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ART电平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最常用的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实现双向串行异步通信。然而,在新一代电子电路设计中, 随着低电压逻辑的引入,系统内部常常出现输入/ 输出逻辑不协调的问题, 从而提高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例如, 当工作在5V的CPU芯片与工作在3. 3V 的外围器件电路进行通信时,需要首先解决两种电平的转换问题,这时就需要通过电平转换电路来实现。
实现UART电平转换的方法很多,包括使用专用芯片或使用晶体管电路来实现。最常见的是由晶体管共射电路来实现,然而共射电路虽然可以实现信号电平的转换,但输出端与输入端逻辑相反,例如输入端输入高电平时,共射电路的集电极输出端输出了低电平,因此还需要再串接一个晶体管共射电路来实现逻辑转换。该电路共需要2个NPN晶体管,4个电阻来是实现,如图1所示,因UART口线较多,且一个电子产品中特别是工业控制产品中往往配备多个UART,那么电平转换电路在整个电路中会占用较大的面积和较多的器件,增加了设计难度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简单、成本低的UART电平转换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UART电平转换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1,其发射极接待转换的电平信号,其基极接基准电平,其集电极作为转换后的UART电平信号的输出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NPN型三极管Q1电路实现了UART的电平转换,并保证了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同相输出,将普遍使用的UART电平转换电路的器件数量和铺设面积降低了50%,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简单,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UART电平转换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1,其发射极接待转换的电平信号,其基极接基准电平VDD,其集电极作为转换后的UART电平信号的输出端。所述的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接基准电平VDD。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2、电容C1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接基准电平VDD,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如图2所示。电容C1是皮法级的滤波电容,用于滤除输出信号中的尖峰。
如图2所示,当UART输出信号“0”时,该信号即为待转换的电平信号,INPUT输入端向本电路输入低电平信号,三极管Q1导通,转换后的UART电平信号的输出端,即OUTPUT输出端被下拉至低电平,输出信号“0”;当UART输出信号“1”时,该信号即为待转换的电平信号,INTPUT端向电路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1截止,转换后的UART电平信号的输出端,即OUTPUT端被VDD上拉至高电平,输出信号“1”。通过上述过程, 实现了信号电平向基准电平VDD的转换,并保证了INPUT端与OUTPUT端数字逻辑的一致,从而完成了UART信号的电平转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NPN型三极管Q1电路实现了UART的电平转换,并保证了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同相输出,将普遍使用的UART电平转换电路的器件数量和铺设面积降低了50%,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简单,成本也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兴继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兴继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2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粮食干燥机的控制器安装支架
- 下一篇:半预混式二次燃烧器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