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交流发电机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3211.4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8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兵;伍兆宏;唐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10106 四川省成都市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交流 发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电机,尤其是一种汽车交流发电机转子上汇流线的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由线圈绕组、磁轭、爪极、安装轴、集电环构成,其中磁轭又称骨架,线圈绕组缠绕在骨架上,两个爪极相对设置,线圈绕组和骨架安装在两个爪极包围成的腔内,并通过磁化爪极使得爪极的各爪构成磁极,由线圈绕组、骨架、爪极构成的励磁机构通过安装轴安装在发电机壳体上,集电环套装在安装轴上,并位于爪极的外部,线圈绕组的汇流线需要引出到爪极外部,线圈绕组经集电环和电刷形成电连接。
为了改善发电机的散热性能,目前的汽车发电机通常设置有内风扇,即在靠近集电环一端的那个爪极上安装一个扇叶。这种汽车交流发电机转子上现有的引线结构是这样的:爪极和扇叶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通孔构成穿线孔,引线直接由爪极内侧通过穿线孔穿过爪极和扇叶然后与集电环连接。该方式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增加了爪极和扇叶的加工难度;引线穿孔不便;第二,引线穿出穿线孔后为了保证引线的贴合,在集电环和扇叶之间需要增加引线的固定结构,因此装配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子汇流线的引线结构更易装配的汽车交流发电机转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交流发电机转子,包括安装轴,一对爪极,集电环,在靠近集电环一端的爪极上固定有扇叶,爪极和扇叶上均设置有与安装轴匹配的轴孔,所述爪极与扇叶相对的那个的端面上设置有两条过线槽,每一条过线槽都由爪极的爪间间隙延伸至其轴孔,扇叶上设置有对应于过线槽内端的开口。
所述开口为设置在扇叶的轴孔内周边的缺口。
所述开口为扇叶的直径大于安装轴直径的轴孔。
所述爪间间隙的底部倒圆角。
所述两条过线槽相对于爪极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
所述过线槽为位于爪极端面的径向直线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简便易行,简化了引线装配过程,简化了爪极和扇叶的加工,还可降低零件的废件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爪极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爪极和扇叶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爪极和扇叶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爪极,2-扇叶,3-过线槽,10-爪间间隙,11-轴孔,12-轴孔,21-缺口。
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结构,其余转子结构如励磁机构、安装轴、集电环、引线等未在图2、图3中画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汽车交流发电机转子包括安装轴,由线圈绕组、骨架、一对爪极构成的励磁机构,集电环,扇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在靠近集电环一端的爪极1上固定有扇叶2,爪极1上设置有与安装轴匹配的轴孔11,扇叶2上也设置有与安装轴匹配的轴孔12,所述爪极1与扇叶2相对的那个的端面上设置有两条过线槽3,每一条过线槽3都由爪极1的爪间间隙10延伸至其轴孔11,扇叶2上设置有对应于过线槽3内端的开口。过线槽3的内端是指其靠近轴孔11的一端,相应的,过线槽3的外端是指其靠近爪间间隙10的一端。如果是在扇叶2上开与过线槽3对应的过孔,则组装风扇2时仍然需要穿线过孔,且不能避免二次冲孔,则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无法完全实现。
组装时,首先将引线绕过爪极1的爪间间隙10并卡入过线槽3内,然后将扇叶2安装在爪极1上,从而将引线固定在由过线槽3和扇叶2的端面限定而成的穿线孔内,无需在爪极1和扇叶2上再另行穿孔以固定引线,也无需在集电环和扇叶2之间增加引线的固定结构,因此装配方便。
如图2所示,当安装轴上设置有沿安装轴轴线延伸的线槽时,孔口可以是设置在扇叶2的轴孔12内周边的缺口21,由缺口21处外露的过线槽3构成穿线孔与安装轴相邻的孔口。另外,如图3所示,也可以通过适当扩大扇叶2的轴孔12使得凹槽3外露构成孔口,由于孔口不大,引线由孔口引出后自然贴靠安装轴。但无论是增加开口21还是扩大扇叶2的轴孔孔径,均仅需在冲裁扇叶2的轴孔时改变冲头的形状,而无需增加冲裁的步骤。
与现有结构相比,仅需要在爪极1上成型过线槽3,对扇叶2本身的轴孔12稍作变形即可。与现有的打孔工艺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穿线孔的精度要求低,无需增加额外的冲孔步骤,在冲锻成型中更易成型,能避免冲孔变形导致的零件报废,可降低零件的废件率,简化爪极和扇叶的加工。
优选对爪间间隙10的底部倒圆角,以免引线滑移至爪间间隙10底部时被割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3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子冲片轴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冷却机构的高速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