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煤层采煤机多功能滚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3438.9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杜长龙;蒋庆胜;许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机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25/10 | 分类号: | E21C25/10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 采煤 多功能 滚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煤层采煤机多功能滚筒装置,属于截割滚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综合机械化开采以其安全、高效的优势已被各大中型煤矿矿区所采用。滚筒采煤机在综采面中的“三机”(滚筒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中负责割煤、装煤及输煤,对矿井的产量影响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现有滚筒采煤机沿前进方向截割破碎煤,前滚筒向上抬起一定角度,采上方煤,后滚筒采下方煤。理想情况下滚筒一方面靠其上面的截齿将煤截割破碎,另一方面靠其螺旋叶片的旋转运动将采落下的煤沿轴向输运至刮板输送机上,由刮板输送机将煤运走。对于薄煤层采煤机来说,由于机身矮、滚筒直径小、煤炭流动的卸载横断面小、“卧底量”不足等原因,会造成装煤效果不好、刮板输送机两端形成的“三角煤”不易清理等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煤层采煤机多功能滚筒装置,在不改变原有采煤机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有效的抑制煤的径向抛射,大大提高其装煤、输煤效率,有效解决端头的“三角煤”清理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煤层采煤机多功能滚筒装置,包括驱动轮、传动箱、主滚筒、挡煤板和副滚筒,还包括旋转定位机构,驱动轮内侧凸起肩部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滚筒筒体靠老塘侧上,旋转定位机构通过螺栓与摇臂联接,副滚筒的轮毂靠螺栓与传动箱的输出轴联接,旋转定位机构包括手柄、固定套、滑动轴承、花键轴和内齿圈,手柄开有内外花键,手柄的内外花键分别与花键轴的外花键和固定套的内花键啮合,花键轴下端有外齿轮,外齿轮和内齿圈啮合,内齿圈通过螺栓和传动箱联接,固定套右侧通过螺栓和摇臂联接,传动箱包括壳体、三个变速齿轮、两个惰轮、输出轴和轴套,三个变速齿轮和两个惰轮依次啮合,均设置在壳体中,输出轴与惰轮联接,输出轴的外侧设有轴套。
挡煤板位于两副滚筒间,和传动箱联接并延伸至副滚筒端头附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采煤机运行至端头处时,操作旋转定位机构,使副滚筒及传动箱翻转至主滚筒另一侧,副滚筒能方便的割下不易清理的“三角煤”;传动箱在第三个变速齿轮处,动力流分为两路,通过变速箱,副滚筒拥有和主滚筒相近的转速,相反的转动方向,副滚筒和主滚筒螺旋叶片旋向相反,运动方向相反,二者结合大大提高了装煤和输煤效率,同时改善了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旋转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动箱和副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采煤机正常行进中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清理“三角煤”时工作示意图。
图中:10、旋转定位机构,11、手柄,12、固定套,13、滑动轴承,14、花键轴,15、内齿圈,20、驱动轮,30、传动箱,31、壳体,32、变速齿轮,33、变速齿轮,34、变速齿轮,35、惰轮,36、惰轮,37、输出轴,38、轴套,40、主滚筒,50、挡煤板,60、副滚筒,61、截齿,62、轮毂,70、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薄煤层采煤机多功能滚筒装置,包括驱动轮20、传动箱30、主滚筒40、挡煤板50和副滚筒60,还包括旋转定位机构10,驱动轮20内侧凸起肩部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滚筒40筒体靠老塘侧上,旋转定位机构10通过螺栓与摇臂70联接,副滚筒60的轮毂62靠螺栓与传动箱30的输出轴37联接,旋转定位机构10包括手柄11、固定套12、滑动轴承13、花键轴14和内齿圈15,手柄11开有内外花键,手柄11的内外花键分别与花键轴14的外花键和固定套12的内花键啮合,花键轴14下端有外齿轮,外齿轮和内齿圈15啮合,内齿圈15通过螺栓和传动箱30联接,固定套12右侧通过螺栓和摇臂70联接,传动箱30包括壳体31、三个变速齿轮32、33、34、两个惰轮35、36、输出轴37和轴套38,三个变速齿轮32、33、34和两个惰轮35、36依次啮合,均设置在壳体31中,输出轴37与惰轮36联接,输出轴37的外侧设有轴套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机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机矿山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3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