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油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414130.6 申请日: 2012-08-20
公开(公告)号: CN202716727U 公开(公告)日: 2013-02-06
发明(设计)人: 蔡苏秦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0K15/04 分类号: B60K15/04
代理公司: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代理人: 黄泽雄
地址: 201206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油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柴油的加油管。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图1为传统的加油管的设计。传统的加油管包括加油管本体1′和设置在加油管本体1′内的加油管口杯体2′,导流口3′开设在加油管口杯体2′的下底面。

在正常加油过程中,加油枪4′插入加油口杯体2′,穿过导流口3′,进入到加油管本体1′的内部,将液体燃油以一定的流速和压力输入到油箱(图未示)中,同时油箱中的空气会通过油箱上的气体阀门排出,当油箱中的液体燃油达到一定容积后,气体阀门就会被浸没,这时油箱内部压力会瞬间上升,导致加油管本体1′中的燃油液面也会随之迅速上升,当液面上升到导流口3′附近高度时,加油枪4′上的感应器会因感知到液体燃油而触发自动跳枪,完成一次加油。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油箱还未到额定容积就发生跳枪就称为提前跳枪;而如果加油管中上升的燃油,倒冲出管口飞溅或涌到车外就称为加油反喷。传统的加油管没有对加油枪4′的支撑结构,加油枪4′末端的感应器容易接触或靠近加油管本体1′管壁,就可能会引起跳枪,造成提前跳枪问题,这种现象在高速加油情况下,更加容易发生。当加油过程接近尾声即油箱内燃油已经达到设计指标时,由于燃油内部压力会骤然上升,导致加油管本体1′中的燃油液面迅速上升,当液面上升到触及位于加油枪4′上的感应器,加油枪4′就会自动停止加油,但高速加油情况下,因为较高的流速和压力,燃油可能会反冲,穿过加油口杯体2′,直接涌出或飞溅到车身外面,尤其在柴油加油中,大量的泡沫更容易被反推出来,这种反涌现象在首次跳枪后的补枪加油中,更为恶劣。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加油管,以克服高流速和柴油泡沫所带来的挑战,避免加油过程发生提前跳枪和加油反喷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提前跳枪和加油反喷的加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加油管,包括加油管本体,所述加油管本体的管口内凹形成杯体,所述杯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导流口,所述第一导流口沿平行于所述加油管本体轴线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导流桶,所述导流桶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导流口,所述第一导流口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导流口的管径。

优选地,所述导流桶从所述第一导流口到所述第二导流口依次包括大直筒部、过渡部和小直筒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口和所述第二导流口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第一导流口和所述第二导流口的中心线与所述加油管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偏心距是3-5mm。

优选地,所述导流桶的长度是60-70mm。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流口的外缘上形成与所述加油管本体的轴线相垂直的挡流板。

优选地,所述挡流板形成在所述第二导流口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流口的下壁面上开设有槽口。

优选地,所述槽口为U型,或矩形,或半圆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加油管本体中增加了外大内小的导流桶,加油枪插入到导流桶后,保持在管径较小的第二导流口处,加油枪末端的感应器不容易接触到导流桶的管壁,防止提前跳枪,同时较小管径的第二导流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挡加油反喷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加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流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加油管本体    2′——加油管口杯体    3′——导流口

4′——加油枪

1——加油管本体      2——杯体              3——导流桶

4——加油枪          11——管口             21——第一导流口

31——第二导流口     32——大直筒部         33——过渡部

34——小直筒部       35——挡流板           36——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加油管包括加油管本体1,加油管本体1的管口11内凹形成杯体2,杯体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导流口21,第一导流口21沿平行于加油管本体1轴线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导流桶3,导流桶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导流口31,第一导流口21的管径大于第二导流口31的管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41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