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风扇的流道柱状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6793.1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7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饶振奇;张良升;吴添进;张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5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风扇 柱状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风扇的局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散热风扇的流道支撑抗压结构的创新设计。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就一般规格而言,因为其扇叶组与壳板之间具有相当宽裕的间隔空间距离,因此纵使壳板略有受压变形情况,对于扇叶组的旋转运作状态尚不致造成影响干扰;然而,目前的散热风扇随着相关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的薄形化发展趋势,造成其整体体积、空间高度及单元构件间隔距离等各方面均须相对减缩的情形,如此一来,当散热风扇整体空间高度被减缩局限至一定薄形化规格(如3mm)时,由于其扇叶组与壳板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对被减缩至相当细微的状态,故当散热风扇的壳板因受外力施压而向内塌陷变形时,即有可能进一步压迫到扇叶组,导致其旋转运作状态受到影响和干扰,如此造成散热风扇的功能因产品薄形化而产生坚固耐用性不足的问题与缺弊,实为值得相关业界进一步思索突破的技术课题。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散热风扇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为相关业者须再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风扇的流道支撑抗压结构,其目的主要针对如何研发出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散热风扇支撑抗压结构为目标加以改良创新突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风扇的流道柱状支撑结构,所述散热风扇包括间隔配置的一基板及一盖板、连接于基板与盖板侧边之间的一侧框、容设于散热风扇内部的一扇叶组、开设于基板或盖板的进风口、开设于侧框处的出风口以及相对形成于扇叶组外围与基板、盖板、侧框之间的流道空间;其中:
该流道柱状支撑结构包括设于流道空间中呈坚硬形态的至少一柱状体,该柱状体包括一第一支撑端、一第二支撑端以及介于该第一、第二支撑端之间的柱身部位,其中该第一支撑端连结或抵靠于基板,该第二支撑端则连结或抵靠于盖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柱状体于盖板与基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支撑抗压部位,进而达到防止散热风扇流道空间受压塌陷变形而影响扇叶组正常运作状态的支撑抗压功效。
2.上述方案中,所述盖板、基板其中一者由塑料材质构成;以使柱状体相对应的第一支撑端或第二支撑端为由基板或盖板一体挤出成型的连接形态。
3.上述方案中,所述柱状体的第一支撑端、第二支撑端为抵靠形态,并形成缩径凸伸形态的一嵌卡凸缘,且相对应的基板或盖板位置处形成有嵌插孔以供该嵌卡凸缘对位嵌入定位。
4.上述方案中,所述嵌卡凸缘末端更进一步凸伸出基板或盖板外侧面而形成一穿出区段。
5.上述方案中,所述柱状体的柱身部位设为长形或扁形或椭圆形,且其较窄侧向顺应流道空间的气流流向,借此,以使柱状体对于气流的影响能够降至最小程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风扇的流道柱状支撑结构,主要通过在散热风扇流道空间中设置所述柱状体所构成的流道柱状支撑结构的创新结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结构而言,可通过所述柱状体于盖板与基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支撑抗压部位,进而达到防止散热风扇流道空间受压塌陷变形而影响扇叶组正常运作状态的支撑抗压功效与实用进步性。
本实用新型可产生的新功效如下:
1、通过该柱状体的第一支撑端或第二支撑端更形成所述嵌卡凸缘,且相对应的基板或盖板位置处形成有嵌插孔以供所述嵌卡凸缘对位嵌入定位的另一技术特征,更可达到令柱状体的支撑抵靠状态获得较佳稳固定位性的功效与优点;
2、通过该嵌卡凸缘末端更凸伸出基板或盖板外侧面而形成穿出区段的又一技术特征,更可对散热风扇的外部相对应对象如:笔记本电脑的机壳顶侧或底侧产生一刚硬抵靠支撑作用,进而增进该相对应对象的结构强度,达到较佳抗压效果,以对散热风扇产生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整体形态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道柱状支撑结构的立体放大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流道柱状支撑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流道柱状支撑结构支撑抗压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柱状体第一、第二支撑端均为抵靠形态的实施例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嵌卡凸缘末端更凸伸形成穿出区段的实施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6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塑料件的刮擦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对比磨损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