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手电的防身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6910.4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3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蔡甫;黄云对;李栋良;熊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甫 |
主分类号: | F41B15/02 | 分类号: | F41B15/02;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7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电 防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身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手电的防身棒。
背景技术:
一般在野外人们都会随身携带防身棒之类的防身工具,因为在遇到野兽的情况可以起到防身和吓退野兽的作用,并且在夜晚下班需要走夜路的女性也需要这样的工具来防御歹徒的袭击。但是现有的防身棒功能过于单一,而且走夜路需要手电照明,这样同时携带两个物品显得十分的累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手电的防身棒,它能充当防身棒使用,在夜间的时候还可以当手电筒使用,为使用者提供大大的便捷。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棒体1、前盖2、后盖3、电池槽4、手电开关5和手电筒6;棒体1的前端与前盖2螺接,棒体1的后端与后盖3螺接,棒体1的前部设置有电池槽4,棒体1的后部设置有手电开关5和手电筒6,后盖3上设置有通槽7。
所述的棒体1采用弧形凹槽结构,提高了手握的舒适度。
前盖2的顶端设置有圆弧形突起,可以在发生特殊情况时起到攻击的作用。
通槽7可以方便挂扣环,便于携带。
工作原理:一般情况下当做防身棒使用,在夜间按下手电开关5即可起到照明作用。
本实用新型能充当防身棒使用,在夜间的时候还可以当手电筒使用,为使用者提供大大的便捷,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下前盖2和后盖3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棒体1、前盖2、后盖3、电池槽4、手电开关5和手电筒6;棒体1的前端与前盖2螺接,棒体1的后端与后盖3螺接,棒体1的前部设置有电池槽4,棒体1的后部设置有手电开关5和手电筒6,后盖3上设置有通槽7。
所述的棒体1采用弧形凹槽结构,提高了手握的舒适度。
前盖2的顶端设置有圆弧形突起,可以在发生特殊情况时起到攻击的作用。
通槽7可以方便挂扣环,便于携带。
工作原理:一般情况下当做防身棒使用,在夜间按下手电开关5即可起到照明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能充当防身棒使用,在夜间的时候还可以当手电筒使用,为使用者提供大大的便捷,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甫,未经蔡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6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承载鞍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纳米材料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