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桥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7017.3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9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燃;乔宇;邵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桥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墩,特别是一种具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桥墩,属于桥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梁桥重力式桥墩即实体式桥墩,在中、小跨度桥梁,特别是铁路桥梁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梁桥重力式桥墩有矩形墩、圆端墩、圆形墩等,目前的主要模板施工工艺是采用组合式钢制模板。如中国专利文献200810050340.X公开了一种桥墩可调直径钢模板,各节弧形钢面板可相互固定构成一个圆筒形,钢面板上、下通过法兰盘固定,钢面板圆筒外壁通过可调桁架固定,在弧形钢面板间还设有可选用连接的增加钢面板,在带有增加钢面板圆筒外壁也对应设有增加可调桁架。该实用新型实现了钢模板的直径可调节,满足施工过程中对模板拼缝和错台的要求,提高了钢模板的周转率和利用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但是,在上述公开的专利文献中,用于浇灌桥墩的钢模板为钢材料,因此钢模板非常笨重,运输很不方便,尤其是山区或交通非常不便的地区,钢模板的运输就更不方便,即使运输到了目的地,也会因为安装和拆卸钢模板而耗时耗工,尤其在山区或跨河作业时施工难度更大,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此外,考虑到钢模板的成本很高,组合式模板在施工完成后需要拆卸钢模板,以便下次再循环使用。但是,拆卸钢模板后的桥墩其混凝土处于自然裸露状态,很容易受到周围温度、温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纹,进而出现开裂剥落,甚至出现钢筋露出、锈蚀的问题,影响桥墩的服役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桥墩生产时所使用的钢模板非常笨重,运输、安装过程不方便,且使用后需要再拆卸下来,进而提供一种轻质的便于运输、安装且不需要拆卸的具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桥墩。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钢模板成本高,桥墩在施工完成后,钢模板将被拆卸下来用于下次使用,因此,拆卸钢模板后的混凝土处于自然裸露状态,很容易受到周围温度、温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混泥土容易出现裂纹、剥落、露筋和锈蚀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混凝土不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具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桥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桥墩,其包括: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从下往上依次固定设置的桩基、承台、墩身和盖梁,所述墩身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套筒,和填充在其内部的混凝土。
所述承台上设置有一沉孔,所述沉孔的形状与所述墩身外廓相适配,所述墩身下端放置在所述沉孔内。
所述套筒内还设置有多根钢筋,所述钢筋的轴线与所述套筒轴线平行并与所述混凝土一体成型。
所述钢筋沿所述套筒周向且靠近所述套筒内侧壁均匀分布。
在所述套筒内侧壁和所述钢筋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套筒同轴的轴向螺旋绕制的箍筋。
所述箍筋螺旋绕制的螺距为100-150mm。
所述沉孔的深度不小于1000mm。
所述套筒的厚度不小于10mm。
所述套筒中的纤维为轴向和周向交叉分布。
所述墩身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正方形或矩形或倒圆角方形或倒圆角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桥墩中,其包括: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从下往上依次固定设置的桩基、承台、墩身和盖梁,所述墩身包括管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套筒,和填充在其内部的混凝土;即实施的时候采用轻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套筒代替笨重的钢模板作为墩身的外模板,然后将混凝土浇筑在套筒内,待凝固后所述套筒包裹在混凝土外围,成为墩身的一部分而不需要拆卸,因此,便于运输和安装且不需要拆卸,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缩小工程工期;而且,由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套筒包裹设置于所述混凝土的外围,将所述混凝土和空气进行了隔绝,减小了湿度、温度及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桥墩的抗侵蚀、抗冻融循环等方面的能力,有效延长桥墩的服役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7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韧性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输送机的单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