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提高电池端子密封性能的极柱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7133.5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8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勐;刘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0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1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高 电池 端子 密封 性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端子,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电池端子密封性能的极柱端子。
背景技术
传统电池密封都采用普通的直出极柱端子进行密封,将普通的直出极柱端子焊接好后,直接套密封圈,然后滴胶固化,由于普通的直出端子的有效长度短,且密封圈容易翘起,很容易引起电池漏胶和端子爬酸,影响电池质量,且塞密封圈时要来回塞几次,不好操作,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电池端子密封性能的极柱端子,避免电池漏胶和端子爬酸的不良现象,提高电池端子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极柱端子包括直出段、螺纹段、密封圈段和底座,底座上方焊接密封圈段,密封圈段上方焊接螺纹段,螺纹段上方焊接直出段,整体构成极柱端子。
使用时,将极柱端子的底座焊接在极组上,并调整极柱端子高度,密封圈压在密封圈段上,最后滴胶固化即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极柱端子的有效长度高,且塞密封圈有固定的位置,密封圈不会跳起,方便员工操作,避免电池漏胶,提高了端子与色胶的结合力力,减少了电池爬酸,提高了电池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出段,2螺纹段,3密封圈段,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极柱端子包括直出段1、螺纹段2、密封圈段3和底座4,底座4上方焊接密封圈段3,密封圈段3上方焊接螺纹段2,螺纹段2上方焊接直出段1,整体构成极柱端子。
使用时,将极柱端子的底座4焊接在极组上,并调整极柱端子高度,密封圈压在密封圈段3上,最后滴胶固化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7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