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密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8060.1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3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火健;刘晨辉;王清;周浩;杨博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子衿晨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H04B1/38;H04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密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密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随着各种通信方式(尤其是语音通话)的广泛应用,其相应的窃听技术也不断的发展,非法用户通过简单的技术即可截获通信数据,从而窃取合法用户的信息。对于移动电话以及其他无线通信设备,非法用户可以通过无线信号监听等方法截获通信数据,在2009年底,据统计超过80%的移动用户所使用的GSM加密算法遭受破解,因此语音通话的通信安全问题在各种通信方式中显得尤为突出。
为了提高语音通话的安全性,出现了许多相关的通话加密设备,如一体化电话保密机等,但是,现有的语音通话加密设备价格昂贵,体积大,灵活性差,且功能单一只针对语音加密。随着政治、经济及窃取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数据加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无线加密通信系统,实现对无线通信数据,尤其是语音的加密,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加密通信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密通信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
所述发射端包括:
信号接收器,配置用于接收信号;
蓝牙加密器,与所述信号接收器进行通信,配置用于对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后的蓝牙信号;以及
第一蓝牙移动终端,与所述蓝牙加密器进行蓝牙通信,以接收所述加密后的蓝牙信号,并通过无线信道来发射所述加密后的蓝牙信号;以及
所述接收端包括:
第二蓝牙移动终端,配置用于通过所述无线信道来接收所述加密后的蓝牙信号;
蓝牙解密器,与所述第二蓝牙移动终端进行蓝牙通信,以接收所述加密后的蓝牙信号,并对所述加密后的蓝牙信号进行解密,以得到解密后的蓝牙信号;以及
信号呈现器,与所述蓝牙解密器进行通信,以呈现所解密的信号。
其中,在发射端所述信号接收器如音频信号接收器、视频信号接收器和文字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包括语音信号、视频信号和文字信号;在接收端所述信号呈现器具体地包括音频信号呈现器、视频信号呈现器和文字信号呈现器。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密通信系统,所述无线信道包括应用于下列系统中任意一种的信道:第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第二代无线通信系统、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第四代无线通信系统、对讲机通信系统、移动互联网系统。
其中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以GSM和GPRS为主,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以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为主, 且本实用新型的加密通信系统可适用于通信领域中将来可能发展的任何一代通信系统。
可选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密通信系统,所述信号接收器为麦克风,所述信号为语音信号。其中所述信号接收器还包括摄像头和文字显示屏,所述信号还包括视频信号和文字信号。
可选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密通信系统,所述信号呈现器为蓝牙耳机。
可选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密通信系统,所述第一蓝牙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第二蓝牙移动终端是支持蓝牙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或对讲机。
可选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密通信系统,所述加密通信系统下列中的至少一种:单工通信系统、半双工通信系统和全双工通信系统。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密通信系统,
所述蓝牙加密器与所述信号接收器集成在一起,如蓝牙加密麦克风;
所述蓝牙加密器与所述信号接收器连接在一起,如蓝牙麦克风上插入蓝牙加密器;
所述蓝牙加密器与所述第一蓝牙移动终端集成在一起;或
所述蓝牙加密器与所述第一蓝牙移动终端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密通信系统,
所述蓝牙解密器与所述信号呈现器集成在一起,如蓝牙加密耳机;
所述蓝牙解密器与所述信号呈现器连接在一起,如蓝牙耳机上插入蓝牙解密器;
所述蓝牙解密器与所述第二蓝牙移动终端集成在一起;或
所述蓝牙解密器与所述第二蓝牙移动终端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密通信系统,
所述蓝牙加密器包括:模数转换模块、加密模块和同步产生模块,所述信号依次通过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所述加密模块以及所述同步产生模块以产生加密后的蓝牙信号;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子衿晨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子衿晨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8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胀式救生装置用安全阀
- 下一篇:通气单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