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色反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8527.2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8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培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旭成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26 | 分类号: | B32B3/26;B32B15/09;B32B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色 反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白色反射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笔记本个人电脑、监视器、液晶电视、导航仪等电子产品已进入普通家庭,而且用量非常巨大,随之增加了不可或缺的反射膜的用量。反射膜制作原理之一是在聚酯膜中添加大量的无机粒子或与之不相容的树脂,利用聚酯与无机粒子或不相容树脂的界面以及以它们为核而生产的细微空洞的空洞界面作为光的反射面。增加聚酯膜中无机粒子的量,增加与聚酯不相容的树脂的量,可以增加聚酯膜中反射界面的数目,提高反射效率,满足人们对该类电子产品画面高亮度、高隐蔽性、节能损耗的要求,但过多增加无机粒子的量和不相容树脂的量,膜片在双向拉伸时容易产生破裂,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过高。
中国专利CN202071423公开了一种高反射高挺度反射膜,该反射膜B层含有5~25%粒子状无机物、5~25%粒子状有机物、5~20%与聚酯不相容的聚合物。该反射膜具有高达97~99%反射率,但该专利并没有介绍反射膜的隐蔽性。
中国专利CN101348602A公开了一种白色反射膜,该反射膜内部含有空洞的B层,添加有1~10%的含有脂环族二醇聚酯共聚物、3~15%的非晶环状聚烯烃共聚物、5~25%的无机粒子、2~10%聚亚烷基二醇和聚酯的嵌段共聚物。该反射膜具有很高的反射率和隐蔽性,但因添加脂环族二醇聚酯共聚物和聚亚烷基二醇和聚酯的嵌段共聚物造成该反射膜制作成本过高,不利于竞争生产。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具有白色反射膜,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白色反射膜,该白色反射膜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反射膜具有高隐蔽性、高反射率特性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色反射膜,包括:聚酯层、设置于所述聚酯层一侧的球形粒子层和设置于所述聚酯层另一侧的镀金属层;所述聚酯层由三层聚酯层基体构成,三层所述聚酯层基体中,中间层的为具有空洞结构的聚酯层基体,中间层两侧的为实体结构的聚酯层基体。
优选地,具有空洞结构的所述聚酯层基体具有的空洞为球形空洞,并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色反射膜,应用于笔记本个人电脑、监视器、液晶电视、导航仪等电子产品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色反射膜的结构为:包括聚酯层和设置于聚酯层两侧的球形粒子层和镀金属层;聚酯层由三层聚酯层基体构成,三层聚酯层基体中,中间层的为具有多空洞结构的聚酯层基体,中间层两侧的为实体结构的聚酯层基体。
在上述结构中,聚酯层的作用是为设置球形粒子层和镀金属层提供依托,并使得白色反射膜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以及柔韧性。其中,设置球形粒子层,球形粒子层能够提高背光源亮度;设置镀金属层能够进一步增强从导光板射出的光的亮度,提高反射膜的掩蔽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白色反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聚酯层1;球形粒子层2;镀金属层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白色反射膜,该白色反射膜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反射膜具有高隐蔽性、高反射率特性的目的。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白色反射膜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色反射膜,应用于笔记本个人电脑、监视器、液晶电视、导航仪等电子产品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色反射膜的结构为:包括聚酯层1、设置于聚酯层1一侧的球形粒子层2和设置于聚酯层1另一侧的镀金属层3;聚酯层1由三层聚酯层基体构成,三层聚酯层基体中,中间层的为具有多空洞结构的聚酯层基体,中间层两侧的为实体结构的聚酯层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旭成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旭成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8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光源及LED灯
- 下一篇:一种内置电池支架的手电筒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