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内饰板拉手支架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9035.5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0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曹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安利霞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内饰板 拉手 支架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汽车车门上使用的机械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内饰板拉手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为实现开关车门的作用,在汽车的车门内饰板上一般都配有门内拉手,有的是以把手的形式出现,有的是以拉手盒的形式出现;也有个别车型是两种形式都有,但这种情况下通常开关门主要还是靠拉手盒,而把手则是出于造型的需要。为保证车门内饰板的耐久性,拉手的附近通常都会有固定螺栓,以实现拉手同钣金的紧固装配。拉手盒的固定比较容易,通常螺栓会放在拉手盒内,这样紧固螺栓较为隐蔽。相比之下,把手的固定螺栓则难以隐藏,目前通常作法是专门分出一个较大的零件作为螺栓堵盖,在螺栓紧固之后再装上堵盖,这样在外观上看不出螺栓,造型效果会好很多。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门内饰板拉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拉手支架11是焊接在车门内钣金12上,这就需要先将车门内钣金12装配好后,在总装车间再通过打入螺栓13的方式将门把手14同拉手支架11进行连接,最后再扣上堵盖15,以遮挡螺栓13,防止螺栓13外露。基于上述现有的拉手支架结构,无论是采用把手还是拉手盒的形式,其中的螺栓都需要在总装车间进行装配,从而使得车门内饰板的装配较为复杂,由此带来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这种结构对于门内饰板的造型还有一定的要求,另外把手堵盖同车门内饰板本体之间还可能会存在装配误差,如若配合不好,很容易给用户留下质量差的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车门内饰板拉手支架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拉手支架结构存在的装配效率低下以及造型、装配要求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车门内饰板拉手支架,包括第一U形部件和第二U形部件,所述第一和第二U形部件均由双臂以及连接双臂的底部构成,所述第一U形部件的双臂中的一臂固定连接在车门内饰板或门把手上,所述第二U形部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车门内的钣金件上;并且所述第二U形部件的双臂的相对位置处设有引导槽,供所述第一U形部件的双臂中的另一臂从上往下插入。
上述的车门内饰板拉手支架中,所述第一U形部件的双臂中的一臂通过螺接、铆接、焊接、插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车门内饰板或所述门把手上。
上述的车门内饰板拉手支架中,所述第二U形部件的底部通过螺接、铆接、焊接、插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车门内的钣金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门内饰板拉手支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车门内饰板拉手支架,可以轻松地实现门饰板把手的安装,省却了在总装线上现打螺栓的工艺,而且不用扣螺钉堵盖,对门饰板的造型影响较小;利用本支架不但可以简化门内饰板的安装工艺,而且安装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门内饰板拉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门内饰板拉手支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门内饰板拉手支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车门内饰板拉手支架包括第一U形部件21和第二U形部件22,其材料可以是常见的不锈钢材料、金属材料,也可以是具有增强结构的塑料,或者是其他复合材料。其中,第一和第二U形部件21、22均由双臂以及连接双臂的底部构成,第一U形部件21的双臂中的一臂211固定连接在车门内饰板23上,第二U形部件2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车门内的钣金件24上;并且第二U形部件22的双臂的相对位置处设有引导槽223,供第一U形部件21的双臂中的另一臂212从上往下插入。基于这种结构,当车门内饰板23连同第一U形部件21从上往下运动时,第一U形部件21的臂212将自动进入到第二U形部件22预先开设的引导槽223内,并且,可以通过第二U形部件22上下双臂的固定,实现第一U形部件21与第二U形部件22的牢固连接,从而保证了车门内饰板23及把手安装的牢固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U形部件21的双臂中的一臂211可以通过但不限于螺接、铆接、焊接、插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车门内饰板23上;类似地,第二U形部件22的底部也可以通过但不限于螺接、铆接、焊接、插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车门内的钣金件2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90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