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射频同轴硬馈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9265.1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7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勇;吕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方吉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40 | 分类号: | H01R24/40;H01R13/02;H01R13/18;H01R13/1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射频 同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播发射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EIA 7/8”50Ω同轴硬馈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50欧姆射频系统的同轴硬馈,通常是由内外两根按一定比例尺寸要求的硬金属圆管支撑构成的空气介质的同轴管。现有技术中,用于将同轴硬馈与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器通常由四部分组成:法兰、内导体插塞、套箍和喉箍,如图1所示。同轴硬馈安装连接时:第一步、先将法兰与一段同轴硬馈固定连接;第二步、将内导体插塞插入同轴硬馈内导体内部;第二步、在同轴硬馈外表面加上套箍和喉箍;第三步、内导体插塞另一头对准另一段同轴硬馈内导体插入;第四步、再分别加上套箍和喉箍;第五步、分别锁紧两部分的喉箍,连接完成。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同轴硬馈与设备的连接比较麻烦,内外导体接触上后还需要一个锁紧的过程,不适合快速连接及盲插。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射频同轴硬馈的连接器。它能快速、可靠的将同轴硬馈与设备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用于射频同轴硬馈的连接器,它包括法兰和与法兰固定连接的插头。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插头包括采用弹性材料的圆环形的外导体和圆柱形的内导体。外导体外表面上沿纵向开设多条凹槽一,外导体外表面的上端设有环形槽,环形槽里置有尺寸略小的弹簧,外导体内表面的顶端呈向外扩张的导角一。内导体的横截面尺寸较同轴硬馈内圈尺寸稍大,内导体外表面上沿纵向开设多条凹槽二,内导体顶端为呈圆滑状内缩的导角二。
在上述连接器中,所述凹槽一是8条,凹槽二是4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法兰部分同时固定连接外导体和内导体两部分。本实用新型连接器采用较好弹性的材料制作,再配上内、外导体上的凹槽和弹簧以及导角的设计,使它能与同轴硬馈实现可靠快速的一步连接,并满足盲插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同轴硬馈与其他设备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法兰1和与法兰1固定连接的插头。插头包括采用弹性材料制作的圆环形的外导体2和圆柱形的内导体3。外导体2外表面上沿纵向开设8条凹槽一2.1,外导体2的外表面的前端设有环形槽2.2,环形槽2.2里置有弹簧2.3,外导体2内表面的顶端呈向外扩张的导角一2.4。内导体3的横截面尺寸较同轴硬馈内圈尺寸稍大,内导体3的外表面上沿纵向开设4条凹槽二3.1,内导体3顶端为呈圆滑状内缩的导角二3.2。
本实用新型外导体2外表面上的8条凹槽一2.1,使本来固定不变的插座外导体2连接部分的外围有略可以缩小的尺寸,同时外导体2外表面上端的环形槽2.2以及其中的弹簧2.3的作用是增加外导体2向内收缩的弹性,它们的结合使整个外导体2有较大的向内抱紧的力量,保证连接器与同轴硬馈的可靠接触。外导体2顶端的导角一2.4能在盲插时起到导向作用,使同轴硬馈能顺利进入插座。插座内导体3外表面上的4条纵向凹槽二3.1使得内导体3的外围尺寸可以略为缩小以配合同轴硬馈内导体的尺寸,保证接触良好。内导体3顶端的导角二3.2也使插座盲插时起到导向作用方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方吉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同方吉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9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智能配电箱
- 下一篇:内建近场通信模块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