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轴承拔卸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422048.8 申请日: 2012-08-23
公开(公告)号: CN202805103U 公开(公告)日: 2013-03-20
发明(设计)人: 王群;杨兵华;王重庆;满维伟;樊红刚;朱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主分类号: B25B27/06 分类号: B25B27/06
代理公司: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吴贵明
地址: 412002***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轴承 内圈 辅助 装置 具有 卸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拆解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轴承拔卸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滚动轴承是航空涡轴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航空涡轴发动机的压气机、涡轮及动力输出传输均需轴承支撑和旋转。在测试实验完成后,需要将轴承从轴上拆卸下来,进行检查和分析,因而需要准确地拆卸轴承,防止对轴承造成损伤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判。同时,由于航空发动机轴承造价高、批量小,在航空发动机轴承试验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数量有限的轴承试验件,尽可能地多开展一些试验项目、取得更多的试验结果,需要完好无损地将轴承从传动轴上拆下。轴承内圈与传动轴一般为过盈配合,将轴承从传动轴上拆下需一定的拆卸力,同时,为了保证转子具有较高的临界转速,一般会尽量缩短转子支撑间距,造成轴承与相邻零件之间的距离很小。

现有的轴承常用拆卸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轴承拉马直接将轴承从轴上拆下;另一种是预先在轴肩上开2~3个缺口,拆轴承时直接用铜棒敲击轴承内圈。

如图1所述,利用轴承拉马10直接将轴承20从轴30上拆下,缺点是拉马的着力点在轴承外圈22,轴承外圈21传力到滚珠再到轴承内圈22,航空轴承均为高精密轴承,当轴承滚动接触表面承受较大拆卸力时,易造成轴承跑道和滚珠损坏,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轴承试验中的轴承拆卸;

预先在轴肩上开2~3个缺口,拆轴承时直接用铜棒敲击轴承内圈,缺点是工作效率低,并且敲击时轴承内圈受力不均匀,易造成薄壁套圈变形,对于涡轴发动机用小尺寸轴承,敲击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稍有不慎,易砸伤轴承保持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轴承拔卸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包括内环,内环的直径大于轴承的内径,内环包括拼接成圆环状的两个半圆环,两个半圆环的圆心侧具有与轴承内圈抵接的环状凸台。

进一步地,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还包括外套圈,外套圈成套筒状,且一端具有与内环配合的凸缘;外套圈与内环间隙配合,且外套圈在凸缘处的内径为D3,轴承的外径为D2,内环的外径为D1,其中,D1>D2,D3>D2,D1>D3。

进一步地,6mm≤D1-D2≤10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轴承拔卸装置,包括拉马,还包括前述的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轴承拔卸装置,在拆卸轴承时,通过内环上的环形凸缘与轴承内圈抵接,从而使拉马对轴承的拆解力由轴承外圈转移到轴承的内圈,从而使利用拉马拆卸轴承时不会导致轴承跑道和滚珠损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使拆卸轴承更方便,而且不会对轴承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轴承拔卸结构示意图;

图2a是现有技术中第一种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现有技术中第二种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尺寸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拔卸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包括内环41,内环41的直径大于轴承20的内径,内环41包括拼接成圆环状的两个半圆环,两个半圆环的圆心侧具有与轴承内圈抵接的环状凸台41a。在拆卸轴承时,通过内环41上的环形凸缘41a与轴承内圈21抵接,从而使拉马10对轴承的拆解力由轴承外圈22转移到轴承内圈21上,从而使利用拉马10拆卸轴承20时不会导致轴承跑道和滚珠损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轴承内圈拔卸辅助装置使拆卸轴承更方便,而且不会对轴承造成损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2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