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针尾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2126.4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1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军;黄艳;王红阳;张皓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军军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用克氏 针针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用克氏针针尾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克氏针是骨科常用内固定器材,简单方便,在手足指或趾骨折内固定最为常用,但是由于克氏针尾部外露于皮肤,容易被刮蹭,引起松动脱落,或滑入深部等情况,而影响固定效果,甚至增加更严重的损伤,另外克氏针尾部也容易对他人或自身其他部位造成划伤。
以往我们通常采用将克氏针尾部折弯的方法,此方法简单,但是折弯时容易影响固定效果,且一些较粗的克氏针不易折弯,折弯后同样存在尾部被刮蹭的可能,外观也显得难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用克氏针针尾固定装置,解决了目前克氏针在固定手足指或趾骨时,漏在外部的针尾容易被刮蹭导致固定松脱、深入和划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骨科用克氏针针尾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主体和螺钉,所述固定主体呈椭圆形,其中部开有一条与克氏针针尾大小相适应的针孔,针孔贯穿椭圆形固定主体的上部和下部,在固定主体侧边上开有与所述针孔相垂直的螺孔,所述螺孔由固定主体贯穿至针孔,所述螺钉与所述螺孔相适配。
为使本实用新型起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针孔只有一条,贯穿至针孔的螺孔有两个以上,切相互之间有夹角,所述螺钉也有两个以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针孔有两条以上,至少有一个螺孔贯穿至每一条针孔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克氏针的针尾传入针孔内,并将螺钉旋进螺孔并顶住克氏针的针尾将之固定在针孔内,这样针尾就不易被刮蹭,也能防止刮蹭后导致固定效果松动或者克氏针深入手足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针尾固定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针尾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一种骨科用克氏针针尾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主体1和螺钉2,所述固定主体1呈椭圆形,其中部开有一条与克氏针5针尾大小相适应的针孔3,针孔3贯穿椭圆形固定主体1的上部和下部,在固定主体1侧边上开有与所述针孔3相垂直的螺孔4,所述螺孔4由固定主体1贯穿至针孔3,所述螺钉2与所述螺孔4相适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针孔3只有一条,贯穿至针孔3的螺孔4有两个以上,切相互之间有夹角,所述螺钉2也有两个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针孔3有两条以上,至少有一个螺孔4贯穿至每一条针孔3上。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军军,未经张军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21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