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圆管双头拉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3225.4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6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祥;吕永安;杨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斯贝尔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2 | 分类号: | B29C70/32;B29C70/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查俊奎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 圆管 双头拉缠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圆管的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圆管双头拉缠设备。
背景技术
纤维缠绕和拉挤成型都是复合材料工业中发展历史最久,早已获得广泛应用的制造技术。纤维缠绕工艺的最突出特点是有可能按复合材料结构的载荷需要,沿最佳方向布置增强材料,制成高结构效率制品。特别适于制造内压容器,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管材和贮罐等复合材料结构,在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建设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然而,纤维缠绕技术有一个明显的局限,沿制品轴向铺设纯纵向即角度纤维较为困难,限制了它在某些结构类管状制品的制造中的应用。
与纤维缠绕技术刚好相反,拉挤工艺的基本原理决定了它非常适合于连续铺放单向(0度)的无捻粗纱增强材料。制品的纵向力学性能非常突出,而横向性能非常差,横向强度很低,限制了拉挤制品的应用领域,限制了市场发展。几十年来,拉挤制品的横向强度问题一直是决定和制约拉挤工业发展的最核心技术问题之一。原材料、拉挤工艺和结构设计研究都是紧紧围绕这个最基本的技术问题展开的。纤维连续毡的应用,使拉挤制品,尤其是各种型材的横向强度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拉挤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可以说,没有连续纤维毡,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没有拉挤工业的今天。后来陆续采用膨体无捻粗纱,单向织物及编织带也对解决横向性能问题发挥了有益作用,但应用并不普遍,也只解决了部分问题。所有上述技术措施都难以满足某些横向力学性能或其它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需要。例如超高压输电工程中线路架设、带电作业、维修使用的操作杆、抱杆、带电作业工具杆,绝缘梯梁及踏梁,既要求特别高的弯曲强度及抗扭性能,又要求有极高的绝缘强度,还要求特别轻的重量,通常的拉挤制品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只有采用拉挤-缠绕工艺制造。有一些小口径的圆管杆类结构制品,也只能采用拉挤-缠绕技术制造。把缠绕技术功能引入拉挤工艺,组成拉挤-缠绕技术有效的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克服其缺点。
所谓拉挤-缠绕工艺是在拉挤工艺的固化成型之前的适当环节之间引入缠绕工艺,构成一个以拉挤工艺为主,配以缠绕的复合材料成型系统。但对于一些小口径的管状产品,之间引入缠绕头后,大大的增加了芯棒固定机构与外模腔的距离,致使芯棒的长度大大的增长,芯棒越长,在生产时越容易摆动,出模后的产品偏心度不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加热、圆管模具与芯棒固定机构于一体的且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不增加操控难度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圆管双头拉缠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圆管双头拉缠设备,包括机架、圆管模具、设置在机架一侧的用来调整圆管模具垂直位置的升降机构、设置在圆管模具上的加热板、芯棒、设置在机架另一侧的用于固定芯棒的两个固定机构和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升降机构与固定机构之间的两个缠绕机构;圆管模具设置在升降机构上;芯棒的一端与圆管模具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机构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缠绕机构包括与机架相连的底座、设置在机架内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传动盘、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盘、与传动盘相连的转盘、设置在转盘上2-8根的纱筒固定杆和设置在转盘上2-8根的纱张力排布杆;纱筒固定杆与纱张力排布杆交替、均匀、对称的设置在转盘上;纱筒固定杆与纱张力排布杆数量相等;驱动盘通过传动带带动传动盘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纱筒固定杆3-4的数量为4;纱张力排布杆3-5的数量为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采用第一链轮代替传动盘3-2,采用第二链轮代替驱动盘3-7;驱动盘3-7通过链条带动传动盘3-2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电机3-6为调速电机。更好的适应拉挤缠绕速度的需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与机架相连的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用于调节芯棒垂直位置的第一调节板、设置在第一调节板上用于调节芯棒水平位置第二调节板;第一调节板沿着机座上下移动;第二调节板沿着第一调节板左右移动;机座上设置有过纱孔;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调节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芯棒固定孔和第二芯棒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同一支架上集合了加热系统、圆管模具、缠绕机构、芯棒固定机构,仅需借助普通拉挤机床的牵引系统就能进行生产;安装、移机方便快捷。圆管模具与芯棒固定机构置于同一机架上,便于生产前期的校模,更容易控制产品偏心度的稳定性。双头缠绕置于同一机架,同时又保留操控的独立性,即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废品率,又不增加额外的操控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斯贝尔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斯贝尔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32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型搓澡按摩器
- 下一篇:一种金属边框压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