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健身保健拍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3249.X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1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曹群来;赵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群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6 | 分类号: | A61H2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 31104 | 代理人: | 应云平 |
地址: | 2014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身 保健 拍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身保健拍打器。
背景技术
拍打、敲击身体的有关部位和经络穴位,有利于增强血液循环,提高人体自身修复能力,强身健体。早在远古时代,聪明的人类就认识到这一点,原始社会,人类在自然生存活动中,身体某个部位疼痛或不舒服时,就本能的、无意识的拍打敲击某个部位,久而久之,人类意识到拍打身体的相关部分和穴位,可以缓解疼痛,桂病健身。因此,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从无意识的本能动作,演变成有意识的自觉健身活动,时至今日,己形成中医保健按摩的叩击手法。在当前物质丰富、丰衣足食的时代,人们对身体健康,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倍加重视、目前我国己进入老龄化社会,成千上万的中老年人对健康的追求竭尽全力,作为健康方法之一的拍打健身法在社会上非常流行和普及,在公园,在河边,在空地,到处都可以看到晨练的人们,用背部撞树,用手掌击树,用于拍打屁股,玩弄健身球等等,还有少数人用竹棍、木棒、铁棒打击身体,这些健身方法,或所用器械力度不够,或过于野蛮极端,因而不能运用自如,恰到好处,健身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拍打敲击健身器具,但是在拍打敲击的力度、弹性和舒适度均不够理想,不够完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的拍打敲击健身器具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健身保健拍打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健身保健拍打器,包括握把和若干个拍打杆,若干个拍打杆均与握把的一端连接。
所述握把的另一端设置套手环。
所述握把上设置有若干个相互间隔的手握环。
所述拍打杆包括连接杆和若干个凸出按摩块,若干个凸出按摩块依次设置于连接杆上。
所述相邻的凸出按摩块间的间距相同。
所述凸出按摩块的形状为柱状或者球状。
所述若干个拍打杆与握把的一端连接,连接处的若干个拍打杆的分布形成蜂窝状。该蜂窝状结构使拍打杆分布均匀。
所述的握把、拍打杆和套手环均采用非硬质材料。
所述的握把、拍打杆和套手环为橡胶制品、硅胶制品、热塑弹性体制品或聚氨醋制品。
本实用新型握把、拍打杆和套手环为橡胶制品、硅胶制品、热塑弹性体制品或聚氨醋制品,具有弹力,使击打到身体上的力量远远大于用于击打身体的力量,因而,操作省力,轻松自如,而且用于拍打不到的地方,如后背,能很方便地击打。由于现在电视十分普及,人们在看电视时,同时使用本健身器拍打敲击身体的相关部位,同样对健康有益,一举两得,方便实用。本实用新型不能替代体育运动和医药治疗,但能对健康起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套手环能够使操作者携带更方便,操作时更稳定。本实用新型的凸出按摩块的形状为柱状或者球状,两种形状所提供的拍打按摩强度不同,适合不同的人群。握把上设置的手握环使操作人握住健身保健拍打器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轻松省力,拍打敲击身体有力而柔软适中,有利于改变现在人们运动少身体亚健康状态,是人们居家休闲、茶余饭后的方便健身器具,长期坚持使用,有益保健,有益健康长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拍打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拍打杆与握把的连接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拍打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健身保健拍打器,包括握把1和若干个拍打杆2,若干个拍打杆2均与握把1的一端连接。
所述握把1的另一端设置套手环3。
所述握把1上设置有若干个相互间隔的手握环4。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拍打杆2包括连接杆21和若干个凸出按摩块22,若干个凸出按摩块22依次设置于连接杆21上。
所述相邻的凸出按摩块22间的间距相同。
所述凸出按摩块22的形状为柱状。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若干个拍打杆2与握把1的一端连接,连接处的若干个拍打杆2的分布形成蜂窝状23。该蜂窝状23结构使拍打杆2分布均匀。
所述的握把1、拍打杆2和套手环3均采用非硬质材料。
所述的握把1、拍打杆2和套手环3为橡胶制品、硅胶制品、热塑弹性体制品或聚氨醋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群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群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32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