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生活水的净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3374.0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9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胡稳华;周劲松;杨兴华;张奎;唐凤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28;C02F1/44;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 |
地址: | 61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生活 净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将含有大肠菌群、浑浊物、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的河床地下水净化处理成为生活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某地区生活水源水采用河床地下水。经检查,该流域地下水总大肠菌群、浑浊度、肉眼可见物、铁、铅共5项指标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有关规定,同时还存在铅、铬、砷等重金属季节性超标现象,该地区农业生产较发达,农药或残留农药物及化肥对地下水有一定影响。现有技术的装置在处理上述成分复杂的河床地下水时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净化成分复杂的水源(例如,含有大肠菌群、浑浊物、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的河床地下水)的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按照待处理水的流动方向顺序连接的第一过滤装置、曝气处理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三过滤装置、纳滤装置、杀菌消毒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为悬浮物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除铁除锰过滤装置,所述第三过滤装置为活性炭过滤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净水装置还可包括混凝剂添加装置,所述混凝剂添加装置设置为向进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待处理水中加入混凝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悬浮物过滤装置可包括设置在其中的石英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除铁除锰过滤装置可包括设置在其中的活性生物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杀菌消毒装置可包括存储在其中的二氧化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能够将成分复杂的水源净化处理为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对水中致突变性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纳滤截留二价以上的离子和其他颗粒,所透过的只有水分子和一些一价的离子(如钠、钾、氯离子),出水中仍保留一定的对人体健康有利的离子,比纯水有益于健康。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示例性地示出一例的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备生活水的净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制备生活水的净水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净水装置包括按照待处理水的流动方向顺序连接的第一过滤装置、曝气处理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三过滤装置、纳滤装置、杀菌消毒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为悬浮物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除铁除锰过滤装置,所述第三过滤装置为活性炭过滤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活性炭过滤装置来对待处理水进行吸附,能够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吸附残留农药物,并对水中致突变性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采用纳滤装置来对待处理水进行纯化,能够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并且出水中仍保留一定的对人体健康有利的离子。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混凝剂添加装置,所述混凝剂添加装置设置为向进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待处理水中加入混凝剂。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悬浮物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其中的石英砂,使用石英砂来过滤待处理水,以去除待处理水中的悬浮物,从而降低浊度。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除铁除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其中的活性生物膜,通过活性生物膜接触氧化过滤,能够去除待处理水中的铁元素和锰元素等金属元素。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杀菌消毒装置包括存储在其中的二氧化氯,通过使用二氧化氯处理待处理水,能够杀灭待处理水中的大肠杆菌等微生物。
本实用新型的制备生活水的净水装置尤其适合处理含有大肠菌群、浑浊物、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的河床地下水。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备生活水的净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3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