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走线装置的数字配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3563.8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3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宗;杨麟;吴黔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联友电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4 | 分类号: | H04Q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线装 数字配线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具有走线装置的数字配线架。
背景技术
数字配线架是一种为数字信号的通路、电路和设备提供永久互联灵活性的机架。数字配线架又称高频配线架,以系统为单位,分为8系统,10系统,16系统,20系统等,在数字通信中越来越有优越性,它能使数字通信设备的数字码流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速率2Mb/s~155Mb/s信号的输入、输出都可以终接在数字配线架上,这为配线、调线、转接、扩容都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数字配线架一般包括单元板和机架,为了与其它设备连接,主要是通过给单元板上的电子元件接出不同的数据连接线来实现,而现有设备只是接出数据连接线而没有对数据连接线进行相应的固定,在数字配线架转动过程中,数据连接线还会随意摆动,相互缠绕不易分开,还会与其它设备碰创损坏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具有走线装置的数字配线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字配线架缺乏相应的走线装置,数据连接线很容易缠绕在一起,不易分开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走线装置的数字配线架,包括单元板和位于单元板两端的机架,还包括翻转装置、走线装置和保护罩,所述的单元板上均匀分布有电子元件,所述的保护罩位于所有电子元件的上方,所述的翻转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和翻转板,所述的翻转板与固定底座旋转连接,所述的固定底座固定在机架上,翻转板固定在单元板上,所述的走线装置位于保护罩和翻转装置之间。
上述的走线装置为无顶板的中空长方体,长方体被走线板隔成几个独立的空间。
上述的走线板至少有两块,所有的走线版和长方体侧面平行,走线版垂直于单元板。
上述的所有走线版和长方体侧面上均匀分布有数量相等的通孔,在走线装置上形成不同的通道。
上述的翻转装置位于单元板两端的机架上。
上述的电子元件汇总线路上的数据连接线可穿过通孔固定在走线装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单元板上设置有相应的走线装置,当电子元件接出不同的数据连接线时,就可以将数据连接线插入就近的通孔,将数据连接线固定在走线装置上,这样就算单元板不断转动也不会出现数据线缠绕在一起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上的翻转板与固定底座旋转连接,在进行通信设备连接时,省去将单元板从机架上拆下的麻烦,只需转动单元板到合适的角度,就可实现通信设备间的信号配线和转接,使得通信设备间的连接更加方便和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翻转装置;2、保护罩;3、单元板;4、机架;5、电子元件;6、走线装置;7、走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该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包括单元板3和位于单元板3两端的机架4,还包括翻转装置1、走线装置6和保护罩2,所述的单元板3上均匀分布有电子元件5,电子元件5汇总线路上的数据连接线可穿过通孔固定在走线装置6上,翻转装置1位于单元板3两端的机架4上。本实施例的保护罩2位于所有电子元件5的上方。本实施例的翻转装置1包括固定底座和翻转板,翻转板与固定底座旋转连接,所述的固定底座固定在机架4上,翻转板固定在单元板3上。本实施例的走线装置6位于保护罩2和翻转装置1之间,走线装置6为无顶板的中空长方体,长方体被走线板7隔成几个独立的空间。本实施例的走线板7至少有两块,所有的走线版7和长方体侧面平行,走线版7垂直于单元板3,所有走线版7和长方体侧面上均匀分布有数量相等的通孔,在走线装置上形成不同的通道。
该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进行通讯设备连接时,先将电子元件接出的所有数据连接线穿过最近的通孔固定在走线装置上,防止数据连接缠绕,这时再旋转单元板进行信号设备间信号配线和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在电子元件的外面增加了一个保护罩,在随着单元板的转动过程中,电起到保护电子元件的作用,使用更加安全方便。
如上便可实现该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联友电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联友电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35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声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可自适应分辨率的高清视频音频编解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