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化氧气运输船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4390.1 | 申请日: | 201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5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彭景亮;陈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彭景亮;陈良兵 |
主分类号: | B63B25/14 | 分类号: | B63B25/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7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 氧气 运输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化氧气运输船。
背景技术
在工矿企业需要使用大量的氧气,尤其是有大量采用氧气进行气体切割操作的船舶制造业和金属结构制造业,氧气的运输以往都是以气态用高压钢瓶包装由车辆装载运输的,这种运输的成本较高,而且不方便;氧气用量较大的工矿企业也采用液氧槽车运输,从气体生产厂转运到工矿企业的储罐中进行集中供气,与钢瓶运输比较成本低。
发明内容
针对这一不足,本实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种直接利用船舶运输液化氧气的工具,即液化氧气运输船;对于沿江沿海的工矿企业,采用液化氧气运输船将解决运输量大的难题,有效降低运输费用,大大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化氧气运输船,包括船体,船体中前部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液氧储罐,液氧储罐通过鞍座支架安装在船体上,液氧储罐内安装有制荡舱壁。
液氧储罐通过两组鞍座式安装在船体上,其中一组与舱底固定、一组与舱底可滑动。
制荡舱壁包括与罐壁连接的纵向、横向挡板,与挡板经弹簧板连接的有孔横隔板。
所述的液氧储罐与鞍形支架之间垫有不锈钢滑动面板和弧形垫木,以支撑、吸收振动和隔热。
液氧储罐为卧式圆柱形筒体结构,两端带半球形封头的卧式压力容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化氧气运输船,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化氧气运输船实现了氧气的大容量、长途运输,运输效率提高,运输成本降低。常用运输方式与液氧运输船对比见下表。
由上表“容重/氧重” 、“装载倍比”可以看出:用氧气钢瓶、液氧钢瓶、液氧运输车、液氧运输船每运输1kg氧气,分别要运输6.938、0.655、0.471、0.123kg容器重量,液氧钢瓶、液氧运输车、液氧运输船的运输效率分别是氧气钢瓶的10.6、15.9、47.5倍,液氧运输船的运输效率是液氧运输车的47.5/15.9=3倍。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化氧气运输船可以利用管路和液氧泵直接从液氧运输船向工矿企业的储罐中泵送进行供气,使设在沿海和沿河的工矿企业,如船舶修造企业等使用氧气不必使用大量运输车辆或钢瓶来装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化氧气运输船的液氧储罐中安装有制荡舱壁,保障保持船舶航行稳定。
4、本实用新型的储罐与鞍座支架之间垫有不锈钢板滑动面,可以承受罐体与船体间相对位移和罐体及货物的重量。
5、本实用新型的储罐与鞍座支架之间垫有弧形层压垫木和环氧胶泥,可以吸收振动和隔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断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液化氧气运输船,包括船体1,船体1中前部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液氧储罐2,液氧储罐2通过鞍座支架4安装在船体1上,液氧储罐2内安装有制荡舱壁3。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液氧储罐2通过两组鞍座式安装在船体1上,其中一组与舱底固定、一组与舱底可滑动。
液氧储罐2内安装有的制荡舱壁3包括与罐壁连接的纵向、横向挡板,与挡板经弹簧板连接的有孔横隔板,制荡舱壁3可降低液氧在罐内的振荡,保障保持船舶航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液氧储罐2与鞍形支架之间4垫有不锈钢滑动面板5,可以承受罐体与船体间相对位移和罐体及货物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液氧储罐2与鞍形支架之间4还设有弧形垫木6和环氧胶泥,可以吸收振动和隔热。
本实用新型的液氧储罐2为卧式圆柱形筒体结构,两端带半球形封头的卧式压力容器,液氧储罐2双层容器,夹层填充或包扎绝热材料并抽真空,内层容器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设计温度-196℃,设计压力0.84 Mpa,外层材料为Q345R,设计温度50℃,设计压力-0.1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彭景亮;陈良兵,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彭景亮;陈良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4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