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M卸货排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5214.X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4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桥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m 卸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液装置,更确切的说是一种SM卸货排液装置。
背景技术
苯乙烯一般通过危险品运输槽车运送,到达卸货地后通过防爆离心泵浦再将槽车内的苯乙烯单体输送至目的地储罐内,在卸货开始离心泵、苯乙烯过滤桶、卸货软管均需要排气、排液,此部分液体用塑料桶接出,再倒回苯乙烯过滤桶,在此过程中会有苯乙烯气体挥发,很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带有中间桶,卸货排液的过程没有任何苯乙烯滴漏,操作简便,无污染的SM卸货排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SM卸货排液装置,所述的排液装置包括一SM过滤桶和一泵,所述的SM过滤桶与所述的泵通过一第一配液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配液管上设置有一第一排液阀门,所述的排液装置还包括一中间桶,所述的中间桶的底部与所述的SM过滤桶的底部通过一第二配液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配液管上设置有一第二排液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中间桶的包括一锥体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排液装置还包括一第一配气管和一第二配气管,所述的泵还包括一排气出口,所述的第一配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SM过滤桶的顶部及所述的中间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配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中间桶的顶部与所述的排气出口的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配气管上设置有一第一排气阀门,所述的第二配气管上设置有一第二排气阀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SM卸货排液装置的优点是,带有中间桶,卸货排液的过程没有任何苯乙烯滴漏,操作简便,无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中的SM卸货排液装置与反应釜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SM过滤桶;
2、泵;21、排气出口;
3、第一配液管;31、第一排液阀门;
4、中间桶;41、锥体底部;
5、第二配液管;51、第二排液阀门;
6、第一配气管;61、第一排气阀门;
7、第二配气管;71、第二排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中间桶,卸货排液的过程没有任何苯乙烯滴漏,操作简便,无污染的SM卸货排液装置。
如图1所示,一种SM卸货排液装置,该排液装置包括一SM过滤桶1和一泵2,该SM过滤桶1与该泵2通过一第一配液管3相连接,该第一配液管3上设置有一第一排液阀门31,该排液装置还包括一中间桶4,该中间桶4的底部与该SM过滤桶1的底部通过一第二配液管5相连接,该第二配液管5上设置有一第二排液阀门51。
该中间桶4的包括一锥体底部41。
该排液装置还包括一第一配气管6和一第二配气管7,该泵2还包括一排气出口21,该第一配气管6的两端分别与该SM过滤桶1的顶部及该中间桶4的顶部相连接,该第二配气管7的两端分别与该中间桶4的顶部与该排气出口21的相连接。
该第一配气管6上设置有一第一排气阀门61,该第二配气管7上设置有一第二排气阀门71。
卸货前,打开该泵2的出口,该SM过滤桶1及该泵2内的苯乙烯气体分别通过该第一配气管6、第二配气管7内的排至该中间桶4暂存;
正式开始卸料时,打开该第二排液阀门51,该中间桶4内的苯乙烯即会被泵2抽送至苯乙烯储罐。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桥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桥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52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极电机定子冲片
- 下一篇:一种杜瓦瓶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