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P-R抗菌管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6730.4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4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天龙塑料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F16L11/1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p 抗菌 管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P-R抗菌管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建筑冷热水与采暖中已经逐步采用PP-R管,PP-R管除具有一般塑料管质量轻、耐腐蚀强、强度高、不结垢、使用寿命长等通用优点外,还具有洁净和无毒、长期耐热和耐压性、良好的保温和节能性能,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建材产品。
随着PP-R管道的发展,PP-R管不断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相当多的安全保障;但当管内水长期不流动时,管道内会产生大量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饮用含有此类细菌的水会给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如何保证管内的水质,使人们能够饮用安全水源等问题已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PP-R抗菌管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PP-R抗菌管材,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主要由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构成,所述外层、中间层和内层通过共挤结合成一体;所述外层为PP-R树脂层,所述中间层为PP-R塑料层,所述内层为纳米抗菌PP-R塑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PP-R树脂层的成份主要由80%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和20%的炭黑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中间层和内层的厚度比为2:1:1。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PP-R抗菌管材,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主要由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构成,所述外层、中间层和内层通过共挤结合成一体;所述外层为PP-R树脂层,所述中间层为PP-R塑料层,所述内层为纳米抗菌PP-R塑料层,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水停留在纳米抗菌PP-R塑料层内,该纳米抗菌PP-R塑料层能有效抑制细菌滋生,从而保证管内水的水质,确保人们能够饮用安全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体; 2、外层; 3、中间层; 4、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PP-R抗菌管材,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主要由外层2、中间层3和内层4构成,所述外层2、中间层3和内层4通过共挤结合成一体;所述外层2为PP-R树脂层,所述中间层3为PP-R塑料层,所述内层4为纳米抗菌PP-R塑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PP-R树脂层的成份主要由80%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和20%的炭黑制成,炭黑能够有效抵抗紫外线对管体1的破坏,从而能够延长管体1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外层2、中间层3和内层4的厚度比为2:1:1。
用本实用新型输送自来水时,不仅能有效抑制细菌滋生,从而保证管内水的水质,确保人们能够饮用安全水,而且能够延长管体的使用寿命。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天龙塑料制品厂,未经东台市天龙塑料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6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角阵列螺旋相位板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抑制激光显示散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