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机用油量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7016.7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8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白瑞杰;董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韬 |
主分类号: | G01F23/72 | 分类号: | G01F2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姜莹 |
地址: | 102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用油量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量传感器,具体是涉及一种无人驾驶飞机用的油量传感器。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又称无人飞行器,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飞行器的民用前景十分广阔,可用于进行灾害或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基础测绘、提供洪水灾情、山体滑坡、森林资源及基础测绘图片的采集工作。
现阶段我国国内小型民用飞行器一般以汽油发动机为主要动力,燃料为普通汽油,一般采用成品聚丙乙烯油箱,油箱体积较小,油箱口尺寸小,难以安装传统的油浮式传感器。飞行时,大多采用平时飞行积累的经验值作为油量消耗的评估标准。然而由于各地的地形差异(海拔,风力,湿度等),飞机起飞重量和航速的不同,同一型号的无人机的油耗会有很大变化,致使作业人员只能保守的设计飞机的航时和航程,保证无人机不会出现燃料耗尽的情况,一旦由于环境的变化或油箱渗漏,评估值误差会很大,有可能使飞机燃油耗尽停车,飞机处于无动力状态,带来无法估量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无人机用油量传感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用油量传感器,包括一密封油桶,油桶内装设带磁体的浮子,底部安装磁电式传感器,油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与无人机油箱相连通的出油孔及进油孔。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所述的无人机油量传感器,其中,所述油桶上端设出油孔,下端设进油孔,出油孔和进油孔通过管路与无人机油箱相连通,出油孔连接在无人机油箱上部的满油位置处,进油孔连接在无人机油箱下部的空油位置处。
所述的无人机用油量传感器,其中,所述密封油桶包括桶体和油桶盖,油桶盖密封安装在桶体上,所述出油孔开设在油桶盖上。
所述的无人机用油量传感器,其中,所述浮子为桐木浮子,磁体镶嵌在桐木浮子的底部。
所述的无人机用油量传感器,其中,所述磁体为钕铁硼磁体。
所述的无人机用油量传感器,其中,所述磁电式传感器为线性霍尔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用油量传感器,通过管路与无人机油箱的满油位置和空油位置相连通,与无人机油箱形成连通器,密封油桶内带磁体的浮子在油桶内随油量变化上下移动,通过油桶底部的电磁式传感器感应的电压值与磁体及浮子的位置间的关系确定油箱内油量的多少。
当油箱内注满燃油后,密封油桶的液位与油箱齐平,油浮随之上升。此时,钕铁硼磁性材料远离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输出电压值低,可以此电压值设定为满油值,逐渐将油箱内的油放出,可以采集不同油位的电压值,到达一定位置时,油浮达到油桶底部,此时电压值最高,可设定此值为油量报警电压(报警位置及其相应电压可按需求调整)。飞行时,上述不同位置的电压值通过无人机飞行控制计算机通过电台实时发送给监测地面站,并以油表形式显示出来,可供地面监测人员参考,当到达报警位置时,地面监测站自动发出报警声,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用油量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连接油管长度,将油桶安放于机身的任意位置。通过霍尔传感器监测邮箱内油位变化,降低油位变化的误差值,减少飞行事故的发生。且能耗低,油箱内无电流通过,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用油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用油量传感器与无人机油箱连接结构示意图(满油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用油量传感器与无人机油箱连接结构示意图(空油状态)。
图中,1-油桶桶体,2-油桶盖,3-出油孔,4-进油孔,5-浮子,6-磁体,7-电磁式传感器,8-连接油管,9-无人机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无人机用油量传感器,由密封油桶、浮子5和电磁式传感器7组成。浮子5安装在密封油桶桶体1内,其底部镶嵌有磁体6。其中浮子最佳采用桐木浮子,磁体最佳选用钕铁硼磁体。密封油桶桶体1的底部安装有电磁式传感器7,磁性传感器最佳选用线性霍尔传感器。油桶的上端最佳是在密封油桶的油桶盖2上设出油孔3,密封油桶桶体1下端设进油孔4,出油孔3和进油孔4与无人机油箱9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韬,未经董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7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接式喇叭
- 下一篇:有源识别卡及考勤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