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7328.8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9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瞿林飞;蒋锋;董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海明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吴娜;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一般兼本安型数据传输装置大多采用总线通讯方式并具有防雷设计,此种数据传输装置虽在网络开放性、通讯可靠性、网络通讯距离、网络节点数目、数据传输实时性、系统设计成本、防雷击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优势,然而,由于未将本安型电路与非本安型电路隔离,降低了电路的安全性;同时,由于没有通讯地址自动识别、通讯收发状态指示功能,无法对现场的通讯状态做到实时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电路的安全性、对现场的通讯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的数据传输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AC-DC电源转换及滤波电路,其输入端接交流电输入,其输出端与数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数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显示电路相连,数据处理电路与上位机通讯,数据处理电路通过本安与非本安隔离电路与下位机通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完成了485协议和232协议的相互转换,使上位机和下位机能正常通讯,且在装置中采用了本安与非本安隔离电路,实现了本安与非本安的隔离,对电路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电路的安全性。同时,由于配备了显示电路,使得数据的传输过程能实时监控,出现问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AC-DC电源转换及滤波电路、电源隔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防雷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SN65LBC176芯片、本安与非本安隔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7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MAX232芯片、STC单片机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AC-DC电源转换及滤波电路1,其输入端接交流电输入,其输出端与数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数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显示电路2相连,数据处理电路与上位机通讯,数据处理电路通过本安与非本安隔离电路3与下位机通讯。
如图1所示,所述的数据处理电路由STC单片机、MAX232芯片和SN65LBC176芯片组成,AC-DC电源转换及滤波电路1分别向STC单片机和MAX232芯片供电,AC-DC电源转换及滤波电路1通过电源隔离电路5向SN65LBC176芯片供电。交流电经AC-DC电源转换及滤波电路后为+5V直流电作为本装置的供电电源,此供电电源分两路输出给外部供电,第一路输出至数据处理电路的STC单片机、MAX232芯片,给STC单片机、MAX232芯片供电;第二路输出经电源隔离电路进行隔离后,给SN65LBC176芯片供电。
如图2所示,所述的STC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MAX232芯片、本安与非本安隔离电路3相连,STC单片机的输出端和显示电路2相连,MAX232芯片的输入输出端通过第一数据接口CON1与上位机通讯,本安与非本安隔离电路3与SN65LBC176芯片的输入输出端相连,SN65LBC176芯片的输入输出端依次通过防雷电路4、第二数据接口CON2与下位机通讯。所述STC单片机为本装置的主芯片,其数据分三路与外部通讯,第一路通讯数据与MAX232芯片经第一数据接口CON1与上位机相连,第二路通讯数据经本安与非本安隔离电路3隔离后,与SN65LBC176芯片经第二数据接口CON2与下位机相连,第三路信号输出与显示电路2相连,同时为了加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雷电等通过下位机对上位机及整个电路造成威胁,在SN65LBC176芯片与第二数据接口CON2之间增加了防雷电路4,防雷电路4起到防浪涌、防雷击的作用。本安与非本安隔离电路3设置在SN65LBC176芯片与STC单片机之间,隔离两条线路中的信号;显示电路2用于指示、显示下位机的通讯状态。
如图3所示,所述的AC-DC电源转换及滤波电路1包括EMI芯片,其第1、2、3引脚接交流电,其第4、5引脚分别与AC-DC电源模块的第3、2引脚相连,AC-DC电源模块即图3中的M1芯片,钽电容C13跨接在AC-DC电源模块的第4、5引脚上,电容C12与钽电容C13并联,钽电容C13的正端为供电电源VCC;电源隔离电路5包括芯片U6,其第1、2引脚分别与电容C12的两端相连,钽电容C10跨接在芯片U6的第3、4引脚上,电容C11与钽电容C10并联,电容C11的输出端为供电电源VD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海明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海明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7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启动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电芯
- 下一篇:一种新型实木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