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弧度的汽车仪表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7856.3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6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庆;苑大明;辜世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7/00 | 分类号: | B60K3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胡正顺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弧度 汽车 仪表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仪表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仪表面板。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的面板通常由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是汽车仪表的重要部件。由于仪表上的各种信息需要透过面板才能被观察到,因此,仪表玻璃的透光性非常的重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仪表面板需要有防止反光的功能,以避免造成观测不及时带来的严重后果。通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仪表面板都要设计成弧形,其弧形的弧度非常重要。
但是,仪表面板很容易变形,对于平面仪表面板,或弧度极小的仪表面板,面板的周边可以做一圈的翻边,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仪表玻璃变形的问题。
对于弧形面板,其变形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在生产中,由于弧形面板两端的高度差比较大,仪表玻璃做一圈的翻边加工困难,成本极高。因此,原有的面板翻边设计不再适用于弧形仪表面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加工,并且抗变形性能好的仪表面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具有弧度的汽车仪表面板,包括具有弧度的面板,所述面板向背面凹陷。所述面板的正面的边缘是油漆带。所述油漆带的表面低于所述面板正面的表面,从而形成所述面板和油漆带之间的交界线。所述面板的背面具有卡脚和加强筋,所述卡脚和加强筋位于所述交界线在面板背面的投影线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仪表面板是由玻璃等透明材质制成,且具有较大的弧度。所述面板正面边缘的油漆带在结构上凹陷于面板正表面,形成环绕面板正面的台阶,有助于加强面板的刚性。油漆带可以喷涂油漆或粘贴装饰条,使其不透明,其目的是遮挡背后的卡脚和加强筋,使其更美观。所述卡脚是实现玻璃与仪表板的装配。本实用新型针对大弧度仪表面板,有效避免面板发生变形,且美观,装配时与仪表板前框架之间的间隙均匀。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板正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板背面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面板示意图。
图中:1-面板;2-油漆带;3-卡脚;4-加强筋;5-仪表板;6-交界线;7-现有面板的卡脚;8-现有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作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参见附图1~3,图中一种具有弧度的汽车仪表面板,包括具有弧度的面板1,所述面板1向背面凹陷。所述面板1的正面的边缘是油漆带2。所述油漆带2的表面低于所述面板1正面的表面,从而形成所述面板1和油漆带2之间的交界线6。所述面板1的背面具有卡脚3和加强筋4,所述卡脚3和加强筋4位于所述交界线6在面板1背面的投影线的外侧。交界线6或投影线内的面板1是透明的,而其外侧的油漆带2是不透明的。因此,当面板1安装在仪表板5上时,从面板1正面看,卡脚3和加强筋4正好被不透明的油漆带2遮挡。正是这样,油漆带2不仅同加强筋4一样起到了防止变形的作用,还起到了美观的作用。
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4环绕所述面板1一周,所述卡脚3位于加强筋4外侧。
参见图4,图中即为现有面板8,其表面是平面或具有小弧度,其周边具有翻边。现有面板的卡脚7位于所述翻边下方。现有技术的这种设计是不适合两端高度差较大的大弧度仪表面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凹陷的油漆带2和凸起的加强筋4起到了防止面板1变形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形,生产工艺得到了简化,合格率高,成本优势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7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公交车乘客门提醒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