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低温贮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8465.3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1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尹忠浩;高崎;冯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普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12 | 分类号: | F17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低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冷液态气体的储罐,尤其涉及一种小型低温贮罐。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贮存深冷液态气体(液氧、液氮、液氩等)的容器有常规低温贮罐和杜瓦瓶。常规低温贮罐的容积在5M3以上,满足了大用量气体客户的需用。对于气体用量较小的客户,对贮罐的要求是容积在1M3~3M3,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容器可供选择。
这类容器的关键技术指标是其保温性能,要能使深冷液态气体保存尽量长的时间,而不会由于外界的热量大量传入容器内部从而造成介质快速气化,压力急剧上升。因此,绝热技术是其关键技术。
常规低温贮罐双层器壁间填充珠光砂等绝热材料,并抽至一定真空度(约10Pa),从而形成绝热空间。这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绝热方式,其绝热效果对于常规低温贮罐已经足够。因为常规低温贮罐的介质存储空间比较大,对传入的热量不是非常敏感,即一定的热量传入不会导致介质大量气化和压力急剧上升。
但是,对于容积在1M3~3M3小型低温贮罐,由于其介质存储空间比较小,对传入的热量变得非常敏感,即一定的热量传入会导致介质大量气化,和压力急剧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小型低温贮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低温贮罐,包括基座、外筒体、内筒体和进液管,所述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设置多层铝箔,外筒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外顶封盖和外底封盖,内筒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内顶封盖和内底封盖,进液管由外顶封盖穿过内顶封盖进入内筒体内,内顶封盖上设置液位计气相口和溢流口,内底封盖上设置增压器进液口和液位计液相口。
优选地,所述铝箔之间设置纤维纸。
优选地,所述内底封盖底部设置低温吸附槽,内部设置低温吸附剂。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与内顶封盖的接口之间,以及溢流管穿过真空夹层的这一段还设置加长的热桥。
优选地,所述外顶封盖上还设置防爆口。
本实用新型改变常规低温贮罐的结构,采用更高效的绝热技术,更高的真空度,并从选材上保证真空空间的真空度更持久的保持,从而达到高效绝热的目的。
1,采用更高效的绝热技术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绝热技术,它是一种在双层器壁间安置多层平行于器壁的辐射屏来大幅度减少辐射传热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辐射屏是价廉而轻便的铝箔,共设置12层。为防止辐射屏即铝箔之间相互传热,在层与层之间用隔热性能优良的纤维纸间隔。
2,更高的真空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大排量扩散泵多级真空机组进行连续168小时抽真空作业,从而获得高于10-2Pa的夹层真空度,得到优良的绝热性能。
3,选择更优质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从而保证夹层真空度能够维持得更持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残余气体压力与表观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小型低温贮罐,包括基座1、外筒体6、内筒体9和进液管,所述外筒体6与内筒体9之间设置多层铝箔10,外筒体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外顶封盖7和外底封盖2,内筒体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内顶封盖8和内底封盖11,进液管由外顶封盖7穿过内顶封盖8进入内筒体9内,内顶封盖8上设置液位计气相口f和溢流口g,内底封盖11上设置增压器进液口b和液位计液相口e。
所述铝箔之间设置纤维纸。
所述内底封盖11底部设置低温吸附槽3,内部设置低温吸附剂4。
所述进液管与内顶封盖8的接口之间还设置加长的热桥h,溢流口g与加长的热桥h连通。
所述外顶封盖7上还设置防爆口k。
制造过程中,低温吸附剂由盖板5处的开孔装入,然后焊上盖板5封住该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优点
理论研究表明,在绝热空间中装置n个辐射屏后,通过该空间的辐射热流就可以减少到1/(n+1)倍。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辐射屏是价廉而轻便的铝箔,共设置12层,辐射热流就可以减少到1/13,因此,它是一种绝热性能优良的绝热结构型式。
2,工艺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普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普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8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