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真空绝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9416.1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6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贤;陈舟;邱金莲;陈照峰;肖功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顺贤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真空 绝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绝热板,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真空绝热板。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绝热板的阻隔材料一般采用复合膜,主要包括热封层和阻气层,通常选用PE为内层热封材料,铝箔复合聚酯材料为阻气层。
专利号为CN201680117U的实用新型专利上公开了一种便于应用的真空绝热板。该专利所述的阻气薄膜为金属、玻璃、PA、PI、PE、PP。
专利号为ZL200420053407.2的实用新型专利上公开了一种真空绝热板。该专利所述的阻气薄膜自芯材由内而外分别为PA层、PET层、铝箔层和PE层。
专利号为CN202248332U的实用新型专利上公开了一种真空绝热建筑保温板。该专利所述的阻气薄膜包括层状结构和热合层,层状结构为PA膜或PET膜或PVDC膜或EVOH膜,热合层为PE膜、CPP膜或者BOPP膜。
目前真空绝热板,主要采用铝塑复合膜即金属层复合高分子层作为阻隔材料,采用热熔融内层热封材料进行封装。铝塑复合膜一般很薄,抗刺破能力极其有限,并且铝属于两性金属,即易溶于强碱,也能溶于稀酸,限制了真空绝热板性能的同时给应用、施工也带来诸多不变。内层热封材料的熔点一般低于140℃,这也限制了真空绝热板在高温领域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绝热板抗穿刺强度低、耐腐蚀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穿刺性能强、耐腐蚀性能高、导热系数低,并且可以耐高温的真空绝热板。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上述真空绝热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该真空绝热板包括:上层阻隔板(1),芯材(2),下层阻隔板(3),气体交换孔(4),气体微渗透膜(6),密封盖(5);所述气体交换孔(4)是真空绝热板获得真空时气体交换的窗口,气体交换孔(4)为圆形,大小根据真空绝热板尺寸而定;所述上层阻隔板(1)和下层阻隔板(3)之间,密封盖(5)与下阻隔板(3)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在一起。
所述上层和下层阻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层阻隔板材料为合金材料,可选用不锈钢,或碳钢,或钛合金,厚度为0.2~3mm。
所述芯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保温材料和吸气剂。所述的多孔保温材料可选气相白炭黑,硅酸盐板(发泡水泥板),或玻璃纤维,或玻璃棉毡,或岩棉,或硅酸铝多孔材料,或其中几者的复合材料;所述的的吸气剂可为多孔烧结型吸气剂,或非金属吸气剂,如活性炭,吸气剂均匀分散在多孔保温材料中,或集中置于多孔保温材料某一处。
所述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该真空绝热板的气体微渗透膜(6)为圆形,其直径大于气体交换孔(4)1~100mm,气体微渗透膜(6)的厚度为0.2~15mm其材料可选用较低气体渗透率的材料,如铝塑复合膜,或聚四氟乙烯,或聚乙烯,或橡胶,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氯乙烯,优选铝塑复合膜。
所述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该真空绝热板的气体交换孔(4)可位于阻隔板的任何位置,优选阻隔板的几何中心位置,在真空绝热板经过抽真空,达到所需的真空度后,用密封盖(5)将其盖住,并通过焊接将其密封。
所述的真空绝热板,其特征在于该真空绝热板的焊接方式可为电阻焊、电子束焊、电弧焊、激光焊,优选电阻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制备上述真空绝热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裁切所需尺寸的芯材;
(2)按尺寸裁切两块阻隔板板材,一块为需弯折的尺寸较大阻隔板,一块为无需弯折尺寸较小阻隔板;
(3)在其中一块阻隔板的任意部位加工出一个圆形的气体交换孔,优选板中心位置,同时加工一个密封盖,密封盖的大小与气体交换孔吻合,可以盖住气体交换孔;
(4)选取一个合适大小的圆形气体微渗透膜;
(5)步骤2中的阻隔板与芯材相对的一面作为的里面板,将加工好的气体微渗透膜用无机胶水粘在里面板上,覆盖整个气体交换孔,使得气体主要通过气体微渗透膜与外界进行交换;
(6)将步骤1中尺寸较大的阻隔板按照芯材的大小冲压出四道折痕,按折痕向里弯折下层阻隔板使得两折边均与阻隔板成90°夹角;
(7)上层阻隔板水平放置,将裁切好的矩形芯材置于该阻隔板的中心,放入吸气 剂,将下层阻隔板按折痕覆盖在芯材上,将两块阻隔板接触的四条边焊接起来,形成板状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顺贤,未经李顺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9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显示单元箱体模组化安装支架
- 下一篇:多功能垂直供水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