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光片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9982.2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7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范镱篆;王照熙;刘高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14 | 分类号: | G03B17/14;G02B7/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光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切换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设置于影像装置,以供切换滤光片的滤光片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曾研发出一种滤光片切换装置(中国台湾申请号第100216750号),如图1所示,该滤光片切换装置包括有壳体1’、摆动单元2’以及驱动单元3’。壳体1’具有一盖体12’及一座体11’。摆动单元2’包含有一转动件21’,该转动件21’轴心上装设有一磁性元件211’,并由该转动件21’一体形成一个偏置于轴心外的驱动部212’。所述驱动单元3’通过通电与装设有磁性元件211’的转动件21’磁力作用后,以驱动转动件21’转动,进而由转动件21’的驱动部212’带动摆动单元2’摆动。但本实用新型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为了减少元件数,简化连接关系,以使切换装置更易于加工组装,以及节省人工与材料成本。
因此,有感上述的需求,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理论知识,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达到上述需求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光片切换装置,其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上更为精简,可使装置再更进一步地薄型化,且由于减少了部件,更能易于加工组装及节省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光片切换装置,包括一座体,其具有一框架摆动区,该框架摆动区大致呈扇形,且该框架摆动区开设有一光通孔;一摆动单元,其枢接于该座体,该摆动单元包含有一承载框架、一第一滤光片、一第二滤光片以及一磁性元件,该第一滤光片及该第二滤光片设于该承载框架的一端,该承载框架另一端形成有一转轴部,该转轴部对应于该框架摆动区的圆心处,该转轴部垂直延伸形成有一枢转轴,该磁性元件套设于该枢转轴;以及,一驱动单元,其设置于该座体,且该驱动单元一端套设于该磁性元件,该驱动单元能以磁力作用驱动该磁性元件,以此带动该摆动单元摆动,从而,该座体的该光通孔可选择性地对应于该摆动单元的该第一滤光片及该第二滤光片的其中之一。
根据以上技术构思,该座体更具有一凸轴,该凸轴位于该框架摆动区的圆心处,该枢转轴开设有一轴孔,该枢转轴以该轴孔枢接于该座体的该凸轴,该磁性元件呈中空圆筒状,且该磁性元件套设并固定于该枢转轴的外缘。
根据以上技术构思,该座体更具有二用以挡止该摆动单元的挡止部,该二挡止部各包含有二挡块,这些挡块分别形成于该框架摆动区的边缘。
根据以上技术构思,其更包括有一对应于该座体结构的盖体,且该盖体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形成于该盖体对应于该座体的该光通孔的部位。
根据以上技术构思,该座体大致呈一板状,且该座体的边缘具有多个卡扣,该座体通过这些卡扣与该盖体相扣合。
根据以上技术构思,该承载框架大致呈扇形。
该第一滤光片及第二滤光片呈方形,且该第一滤光片及该第二滤光片分别界定的中垂线皆通过该承载框架的圆心。
根据以上技术构思,该驱动单元位于该框架摆动区与该座体边缘所围绕的该座体角落。
根据以上技术构思,该框架摆动区定义出一通过其圆心的面积平分线,该面积平分线通过且平分该光通孔,且该驱动单元大致位于该面积平分线的一侧。
根据以上技术构思,该驱动单元包含有一线圈以及一磁轭,该磁轭呈U形,该磁轭具有一第一激磁部以及一第二激磁部,该第一激磁部与该第二激磁部相连且分别具有一端面,该两端面呈向内凹陷的弧状曲面,且该两端面分别位于该磁性元件相对两侧,该线圈套设于该第一激磁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上更为精简,可使装置再更进一步地薄型化,且由于减少了部件,更能易于加工组装及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摆动单元位于第一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摆动单元位于第二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座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承载框架装设于座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磁性元件装设于座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驱动单元装设于座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部件装设于座体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微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9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式电子白板的编网结构
- 下一篇:处理寻呼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