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拉单晶炉用四瓣坩埚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1567.0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8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明;詹国彬;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洋炭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10 | 分类号: | C30B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王光辉 |
地址: | 2016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拉单晶炉用 四瓣 坩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坩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所有型号直拉硅单晶炉用石墨坩埚。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目前的主流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都为不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瓶颈正在一步一步的被打破。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光电转换率较高的绿色、环保、清洁的可再生新能源。目前的太阳能使用的单晶硅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纯等静压石墨制作的坩埚做为器皿,盛放石英坩埚。单晶炉通过等静压石墨加热器加热石墨坩埚,石墨坩埚再把热量传递到石英坩埚和硅料。石墨坩埚在高温下会和石英坩埚以及硅蒸气、氧化硅气体等发生氧化反应,石墨坩埚被消耗,石墨坩埚需要重复使用,因此石墨坩埚的寿命至关重要。
现有石墨坩埚如图1和2所示,为120°三瓣分体式,每一瓣坩埚由上至下为圆弧过渡,过渡的部位被称为“R”部。使用过程中石英坩埚的软化、高温下的氧化反应使得石墨坩埚的“R”部损耗严重,即“R”部减薄,特别是每一瓣坩埚的“R”部边缘,使得石墨坩埚“R”部的强度大大降低。同时“R”部应力最大,从而引起石墨坩埚在使用过程中开裂,影响单晶硅生长的正常进行。因此企业会设定一个规定使用寿命,当三瓣石墨坩埚使用到规定寿命时,强制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使用至规定寿命的三瓣石墨坩埚再加工成四瓣石墨坩埚继续使用,延长石墨坩埚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拉单晶炉用四瓣坩埚,包括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埚体包括四瓣块体。
较优地,四瓣块体为扇型构件, 所述扇型构件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90°。
较优地,四瓣块体无缝拼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使用至规定寿命的三瓣石墨坩埚再加工成四瓣石墨坩埚继续使用,延长石墨坩埚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采用使用至规定寿命的三瓣石墨坩埚为原料,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为现有三瓣石墨坩埚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三瓣石墨坩埚使用至规定寿命后,R部边缘变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工后的四瓣石墨坩埚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为充分利用石墨坩埚,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拉单晶炉用四瓣石墨坩埚,包括埚体1,埚体1包括四瓣块体2,四瓣块体2接口处通过无缝拼装成一体,形成石墨坩埚。四瓣块体2为扇型构件。
本实施例中,利用已使用至规定寿命的三瓣石墨坩埚进行一定的机械加工,加工成四瓣石墨坩埚。加工完成的四瓣坩埚扇型构件两侧边之间的夹角由120°变为90°,坩埚块体由三瓣变为四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利用已使用至规定寿命的三瓣石墨坩埚为原料加工,另外,任意四瓣都可拼装成一个四瓣坩埚,一瓣损坏,可替换,从而大大降低了使用企业的成本。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洋炭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洋炭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1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缫丝机车头电热丝装置的改造
- 下一篇:一种晶体夹持装置及区熔单晶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