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霜格栅及工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2080.4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曾钦明;刘令;刘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尚志峰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霜 格栅 工程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除霜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霜格栅及包含这种除霜格栅的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除霜格栅的除霜出风口内壁的夹角一般不超过10度,出风范围较小,而且仪表板除霜出风口的位置经常受到车辆内部布置结构的影响,会出现以下几种不理想的状况:
1.仪表板除霜出风口位置离前挡风位置较远;
2.出风口的中心线与前挡风玻璃下边缘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连线与前挡风玻璃角度太大;
3.前除霜出风口的位置离前挡风玻璃下边缘太高。
当仪表板出风口的位置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下时,现有技术的除霜出风口结构都很难达到使整个前挡风玻璃均匀吹风的目的,或因出风口尺寸过大而影响外观,或因减小风速而导致吹风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除霜格栅,结构简单,既能使整个前挡风玻璃均匀吹风又能确保吹风效果和外观的完整性。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霜格栅,用于车辆玻璃的除霜,包括呈框架结构的格栅本体、设置于所述格栅本体框架内的第一种导流片和第二种导流片;所述第一种导流片沿所述格栅本体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种导流片沿所述格栅本体宽度方向布置;每一所述第一种导流片与所述格栅本体长度方向对称线的中点位置曲面的法线平面间呈小于或者等于90°的夹角,相邻两所述第一种导流片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相邻两所述第一种导流片另一端之间的距离;每一所述第二种导流片与水平面间呈小于或者等于90°的夹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两种结构的导流片集成到一种格栅上,减少了除霜格栅的个数,降低了开发、生产成本;两种结构的导流片可以将吹风导向不同的区域,使整个驾驶室前挡风玻璃达到均匀吹风的目的,同时保证了外观的完整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设置于所述格栅本体框架内的所述第一种导流片和所述第二种导流片均有多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多个导流片使风更加分散地吹向不同的区域,达到整个驾驶室前挡风玻璃均匀吹风的目的,使玻璃上的雾气快速均匀地化掉,保证了行车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种导流片与第一种导流片在所述格栅本体上交替间隔布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交替间隔分布在格栅本体的两种导流片可以使整个驾驶室前挡风玻璃均匀吹风,保证了行车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种导流片分别放置于所述格栅本体的两端和中央,所述第一种导流片相对所述法线平面左右对称放置于所述第二种导流片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种导流片分布在所述格栅本体的两侧和中间,第一种导流片相对于法线平面对称放置于第二种导流片之间,两种不同结构的导流片集成在同一个格栅本体上,将吹风导向不同的区域,达到整个驾驶室前挡风玻璃均匀吹风的目的,将玻璃上的雾气快速均匀地化掉,保证了行车安全同时也保证了外观的完整性。
或者,优选地,所述第二种导流片分别放置于所述格栅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种导流片相对所述法线平面左右对称放置于所述第二种导流片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种导流片分布在格栅本体的两侧,引导风吹向驾驶室的前方,也可将玻璃上的雾气快速均匀地化掉,保证了行车安全。第一种导流片相对所述法线平面左右对称放置于所述第二种导流片之间,虽然减少了位于中间的第二种导流片,但是两种不同结构的导流片集成在同一个格栅本体上,同样将吹风导向不同的区域,达到整个驾驶室前挡风玻璃均匀吹风的目的,使玻璃上的雾气快速均匀地化掉,保证了行车安全同时也保证了外观的完整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种导流片沿所述格栅本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种导流片中,除最靠近所述法线平面的第一导流片外,随着离所述法线平面距离的增大,所述第一种导流片中的各导流片与所述法线平面间的夹角逐渐增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种导流片与所述法线平面间的夹角逐渐递增的设计,提高了气流向玻璃两侧流动的均匀性,利于前挡风玻璃的雾气快速均匀的化掉,保证行车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种导流片中,相邻两导流片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0mm,与所述法线平面间的最大夹角为30°。
在该技术方案中,最大距离与最大夹角避免了气流大部分吹向驾驶室玻璃的两侧而中央少的情况,保证了驾驶室的玻璃均匀吹风,利于前挡风玻璃的雾气快速均匀的化掉,保证行车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2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程可调的圆盘复合抓棉机
- 下一篇:多媒体沙盘展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