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好氧三相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3328.9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9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杰;陈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沉淀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好氧生物处理过程用气、液、固三相分离器。
背景技术
好氧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相对成熟的生物处理技术,在目前城市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在一些高浓度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中,经过厌氧的污废水也要通过好氧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中对处理效果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污泥浓度(微生物的量)、溶氧效率(微生物活性)和沉淀效率(泥水分离效果),也就是说,好氧活性物法污水处理系统会涉及气、液、固三相的接触与分离问题,并且三相的接触与分离过程要更有利于好氧生化反应的进行。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中,溶氧曝气与生物氧化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与沉淀分离是分开在不同的池体的,为了确保一定的污泥浓度,必须进行大流量的回流,使二沉池的沉淀污泥通过动力回流到曝气池再次参与生物反应过程。在此过程,活性污泥会不断的在好氧和沉淀池间循环流动,一方面耗费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由于微生物生长环境的不断变化,降低了其生物活性,不利于生物降解反应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好氧生物反应池溶氧效率,实现污泥无动力自动回流,有效的截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延长污泥龄,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减少设施占地面积的好氧三相分离器。由于硝化菌在安装了该三相分离器的系统内能充分繁殖,硝化效果明显,安装了该三相分离器的系统具有深度除磷脱氮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好氧三相分离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好氧三相分离器由二平行设置的端板、分别与二端板的二侧边垂直连接顶部为矩形腔体的导流板、二导流板底端分别向内折叠并与端板二侧边垂直连接为具有污泥回流缝的底部锥形腔体的斜板、位于顶部矩形腔体的二端板之间设置的溢流堰、所述二端板对应溢流堰的部位开设与所述溢流堰贯通的出口、溢流堰与所述溢流堰两侧的导流板之间对称设有分别沿二端板顶部向下悬伸的沉淀隔板、所述沉淀隔板之间成型的污泥沉淀区、沉淀隔板与导流板之间成型的导流区、由导流板的水下延长向内折叠斜板构成的锥形污泥斗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污泥斗下端污泥回流缝设有由异形梁构成并阻止上升气泡进入回流缝的气液分离器。
作为优选:所述溢流堰选用横截面为矩形、圆形、半圆形、T形沟槽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沟槽的两端所对应的端板分别对称设有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沟槽的一端所对应的端板设有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二斜板的夹角为6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传统三相分离器的特点,又在结构上进行优化,使其适于好氧生物反应的特点。简单地实现了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中的污泥无动力自动回流,大大提高污泥截留量,导流通道形成的水体环流过程可加强污水、氧气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传质,提高处理效率,同时节省二沉池和污泥回流动力消耗,减少设施占地面积,从而大大降低处理设施的投资及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好氧三相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好氧三相分离器污水处理方法的应用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端板1、出口11、导流板2、斜板3、污泥流缝31、溢流堰4、沉淀隔板5、气液分离器6、布气装置7、顶部矩形腔Ⅰ、底部锥形腔Ⅱ、污泥沉淀区Ⅲ、导流区Ⅳ、锥形污泥斗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好氧三相分离器由二平行设置的端板1、分别与二端板1的二侧边垂直连接顶部为矩形腔体Ⅰ的导流板2、二导流板2底端分别向内折叠并与端板1二侧边垂直连接为具有污泥回流缝31的底部锥形腔体Ⅱ的斜板3、位于顶部矩形腔体Ⅰ水平轴线的二端板1之间设置的溢流堰4、所述二端板1对应溢流堰4的部位开设与所述溢流堰4贯通的出口11、溢流堰4与所述溢流堰4两侧的导流板2之间对称设有分别沿二端板1顶部向下悬伸的沉淀隔板5、所述沉淀隔板5之间成型的污泥沉淀区Ⅲ、沉淀隔板5与导流板2之间成型的导流区Ⅳ、由导流板2的水下延长向内折叠斜板3构成的锥形污泥斗Ⅴ组成。所述导流板2的顶部低于所述沉淀隔板5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污泥斗Ⅴ下端污泥回流缝31设有由异形梁构成并阻止上升气泡进入回流缝31的气液分离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3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剪切破坏式拉断阀
- 下一篇:一种光电管暗箱进光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