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卡读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4223.5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5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谢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荃湾柴***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卡 读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卡读写器。
背景技术
智能卡是集成电路卡的一种,是继磁卡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型信息工具,也称IC卡,是一个微电子芯片装载ISO7816协议的卡片。目前智能卡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安全,计算机信息等系统集成行业,比如:银行卡、会员卡、社保卡、税务卡、数字电视卡、手机SIM卡、加密SAM卡以及身份识别卡等等。
智能卡按其使用方式来分,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按其功能分,又可分为存储器卡、带加密逻辑存储器卡、CPU智能卡三种。对于接触式智能卡需要通过智能卡读写器才能使用。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智能卡读写器大多数只能对一张卡进行读写,而且对于不同尺寸的智能卡需要更换不同的读写器。这样就需要同时准备多种读写器,极大地增加成本,并且增加操作时间,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卡读写器,能够读写三种不同的智能卡,降低成本,减少操作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卡读写器,用于读写第一智能卡、第二智能卡以及第三智能卡。其包括:壳体、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凹部,壳体包括顶面,相邻顶面的侧面以及相对顶面的底面;第一卡槽形成于壳体的侧面,第一卡槽用于与第一智能卡插拔式配合;第二卡槽形成于壳体的侧面,且与第一卡槽间隔设置,第二卡槽用于与第二智能卡插拔式配合;凹部形成于壳体的顶面,凹部用于摆放第三智能卡。
其中,凹部内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用于摆放第三智能卡。
其中,智能卡读写器还包括卡盖,卡盖包括枢转端,壳体设有轴孔,轴孔为两个,对称分布于凹部两侧的壳体上,卡盖通过枢转端与轴孔的配合与壳体枢转式连接,以使得卡盖覆盖凹部。
其中,卡盖的枢转端还设有向卡盖侧向延伸的转轴,转轴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卡盖的两侧,转轴和轴孔配合,以使得卡盖的枢转端与所述壳体枢转式连接。
其中,卡盖的自由端设有卡钩,凹部内设有与卡钩相对应的卡合部,卡钩和卡合部卡扣配合,以使卡盖扣合于凹部。
其中,卡盖邻近凹部的表面还设置有肋条,肋条的位置与容置槽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得卡盖扣合于凹部时,肋条抵压第三智能卡。
其中,肋条为两个,且间隔设置。
其中,第一智能卡为IC卡,且第一智能卡的长度为85.6mm、宽度为54mm。
其中,第二智能卡为SIM卡或SAM卡,且第二智能卡的长度为25mm、宽度为15mm。
其中,第三智能卡为Micro SIM卡,且第三智能卡的长度为15mm、宽度为12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卡读写器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凹部,可以分别容纳三种不同的智能卡,能够读写三种不同的智能卡,从而避免不同的智能卡需要更换不同的读卡器,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卡读写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卡读写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智能卡读写器的卡盖扣合于凹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神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42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RFID读写器
- 下一篇:生成数字出版物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