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道下置式吸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4833.5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武洪舟;张丽;艾希顺;孟永哲;赵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道 下置式 吸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烟机,特别是指一种风道下置式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侧吸式吸油烟机以其吸烟效果好、不碰头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简洁的风道下置式吸油烟机以其轻盈的外观深受消费者青睐。风道下置式吸油烟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风道系统距离灶台更近,吸油烟机工作时,风道系统产生的负压区能够有效覆盖油烟机前部的油烟区,将烹饪时产生的油烟迅速吸走。
然而,目前的风道下置式吸油烟机,由于其风道具有一定的厚度,同时为了最大程度的使风道系统靠近灶具,提升吸烟效果,整机设计完成后,油杯距离墙会有80-150mm的间隙,当烹饪油烟较大时,油烟机前面的油烟不能被及时排走,部分油烟逃逸到整机后部,而粘到墙壁上,从而使油烟不能顺利的被排到室外,继而对厨房的环境造成较坏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下置式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能够将逃逸到吸油烟机后部的油烟全部吸走,从而保持厨房环境的整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下置式吸油烟机,包括烟腔壳体和位于所述烟腔壳体内的风机,所述烟腔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前部进风口,所述前部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后部进风口。
在上述的吸油烟机的结构中,由于设置有前、后部进风口,因此当油烟较大时,逃逸到吸油烟机后部的油烟能够通过后部进风口被吸走,从而能够保持厨房环境的整洁。
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所述风机背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后部进风口与所述风机背部的进风口相连,构成进风风道。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后部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烟腔壳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后部进风口为阵列孔。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阵列孔为多个长孔。
本实用新型优选,还包括用于收装风机的蜗壳,所述风机背部的进风口为所述蜗壳的后部壳体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后部进风口连通,所述蜗壳的上部开口与所述烟腔壳体的出风口连通。
在上述结构中,逃逸到后部的油烟经后部进风口,由通孔进入到蜗壳内,然后经蜗壳的出口,由烟腔壳体上的出风口排出,因此,后部风道由后部进风口、蜗壳壳体上的通孔、蜗壳的出口及烟腔壳体上的出风口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风道下置式吸油烟机,通过设置前部进风口和后部进风口,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将油烟吸走的目的,从而能够保持厨房环境的整洁。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吸油烟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以及其前、后进风路径的示意图;
图2表示烟腔壳体的后部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蜗壳在烟腔壳体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蜗壳的后部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吸油烟机的前部进风口侧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A前部进风路径;B后部进风路径;1吸油烟机;10烟腔壳体;11后部进风口;12前部进风口;13出风口;20蜗壳;21通孔;22上部开口;30电机;40叶轮;50集油杯;60导烟板;61长孔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图1~图5表示一种风道下置式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1包括烟腔壳体10、蜗壳20、电机30、叶轮40、集油杯50和导烟板60。
在本实用新型中,前方是指朝向操作者一侧的方向,后方与前方相对应,为朝向墙壁一侧的方向。
集油杯50位于吸油烟机1的最底端,安装在烟腔壳体10上。
烟腔壳体10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13,出风口13位于烟腔壳体10的顶端,并向烟腔壳体10的外侧方向突出,进风口为两处,分别为前部进风口12和后部进风口11,前部进风口12位于烟腔壳体10的前部,后部进风口11位于前部进风口12的一侧。具体的说,后部进风口11设置在烟腔壳体10的底部,位于集油杯50的后方,呈长孔形阵列。
导烟板60以四周留有间隙的方式覆盖在烟腔壳体10的前部进风口12上,在导烟板60上设置有长孔阵列61,该长孔阵列61位于导烟板60的靠近下端部的位置。
风机包括电机30和叶轮40,叶轮40被收装在蜗壳20内,蜗壳20被收装在烟腔壳体10内。蜗壳20具有上部开口22和位于蜗壳20后部壳体上的电机安装孔,蜗壳20的上部开口22与烟腔壳体10的出风口13连通,电机30安装在该电机安装孔上,电机30的输出轴伸向蜗壳20内,叶轮40安装在电机30的输出轴上,在电机30周围的蜗壳20的后部壳体上开有通孔21,该通孔21与蜗壳20的上部开口2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48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