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径套管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5500.4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8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谢玉洪;张勇;管申;徐一龙;方满宗;鹿传世;郭永宾;熊永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8 | 分类号: | E21B1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井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变径套管连接器。
背景技术
海洋钻井费用异常昂贵,为了降低高额的钻井成本,海洋作业者一直在寻求各种办法提高作业时效。
南海西部油田崖城作业区传统的钻井模式是先钻一个直径为762mm大井眼,然后下660mm的导管并接表层套管头,接着进行一开的固井作业;在一开作业完成后,作业者再在原来的井眼里钻一个Φ609.6mm的井眼,然后下Φ473.1mm的表层套管,并接二开的套管头,再进行二开固井作业。
该作业模式可以提高井口的稳定性,但作业时间很长,不利于成本的节省。
上述论述内容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将被描述和/或主张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相关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相信该论述内容有助于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因此,应了解是以这个角度来阅读这些论述,而不是承认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变径套管连接器,以解决海上表层钻井作业时间长、耗材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变径套管连接器,包括大尺寸套管和小尺寸套管,所述大尺寸套管和所述小尺寸套管之间通过变径套管连接。
其中,所述的大尺寸套管的外径为660.4mm,长度为1.2m,壁厚为25.4mm。
其中,所述的小尺寸套管的外径为473.1mm,长度为1m,壁厚为25.4mm。
其中,所述的变径套管的坡角为15°,垂直长度为0.3305mm、壁厚为25.4mm。
其中,所述的大尺寸套管和所述变径套管之间、所述变径套管与所述小尺寸套管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
2) 可以使作业时效得到提高。
3) 操作简单方便,可在海上油气田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变径套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1——大尺寸套管、2——变径套管、3——小尺寸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变径套管连接器,以提高作业时效,解决海上表层钻井作业时间长、耗材量大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供一种变径套管连接器,包括大尺寸套管1和小尺寸套管3,所述大尺寸套管1和所述小尺寸套管3之间通过变径套管2连接。所述的大尺寸套管1和所述变径套管2之间、所述变径套管2与所述小尺寸套管3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 其中,所述的大尺寸套管1的外径Φ1为660.4mm,长度L1为1.2m,壁厚为25.4mm;所述的小尺寸套管3的外径Φ2为473.1mm,长度L3为1m,壁厚为25.4mm;所述的变径套管2的坡角a为15°,垂直长度L2为0.3305mm、壁厚为25.4mm。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用传统的二次钻进方式,而是先直接用Φ609.6mm的钻头钻一个井眼,但前20米排量要足够大,这样接近海底的上部井眼就会出现一个很大的尺寸。起钻后,可以组合一个Φ473.1mm套管+Φ473.1mm&660mm变径套管+660mm套管的套管串,然后下入套管,这样只用一次钻进和一次下套管,就能达到传统二次钻井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① 组合一个Φ609.6mm的钻具结构,并下钻至泥面;
② 开始钻进,前20m左右的水力要稍微大一些,使井眼扩大;
③ 当钻完20米左右后,逐步缩小水力,并继续向下钻进;
④ 钻进至下套管深度后,起钻;
⑤ 组合一个Φ473.1mm套管+Φ473.1mm&660mm的变径套管+660mm套管的复合管串,但要注意组合方式,应该使变径套管处于泥面以下20米以内;
⑥ 下复合管串,进行下步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55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塔挡风板
- 下一篇:消音高憎水环保型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