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6385.2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9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竹中满;高山良宏;富永俊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设于行进机体的发动机的机体外侧配置散热器风扇和散热器,在所述散热器的机体外侧位置设有将冷却风供给所述散热器的防尘壳的防尘网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构成的联合收割机,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构成,即,在防尘壳(在文献中为发动机罩)设有防尘网(在文献中为除尘罩),在防尘壳的内部配置有冷凝器、油冷却器以及电动风扇,进而在机体中央侧配置有散热器、吸引风扇以及发动机。冷凝器、油冷却器、散热器配置在侧面看重合的位置,电动风扇配置在冷凝器和油冷却器的中心位置。
在该专利文献1中,以使利用吸引风扇的吸引力从防尘壳的外部吸引的空气依次通过冷凝器、油冷却器、散热器的方式进行各自的冷却。另外,在该联合收割机中,若经过第一计时器的时间,则使吸引风扇停止,通过驱动电动风扇,以油冷却器、冷凝器的顺序将空气向机体外侧送出,进行将附着在防尘用罩的尘埃除去的除尘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3325号公报
在具有座舱的联合收割机中,通过将用于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的制冷剂的散热的冷凝器和用于将油压系统的动作油冷却的油冷却器配置在散热器附近,能够供给经由防尘网吸引的空气。
若考虑散热器的冷却性能,将冷凝器配置在覆盖散热器的整个热交换面的位置是不理想的,希望冷凝器的合理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构成不使散热器的冷却性能下降而进行冷凝器的冷却的联合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包括:散热器及散热器风扇,其配置在设于行进机体的发动机的机体外侧;防尘壳,其向所述散热器供给冷却风,并且配置在所述散热器的机体外侧位置;防尘网,其设于所述防尘壳;冷凝器,其配置于所述防尘壳的内部、在机体宽度方向上与所述散热器外侧的上部并列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以在机体宽度方向上与散热器外侧的上部并列的方式配置冷凝器,故而将由冷凝器加热的空气送至散热器的上部,抑制该由冷凝器加热的空气被送至散热器的整个热交换面的不良情况。另外,由于在联合收割机中,空气调节用的设备配置在座舱等、比防尘壳更靠上方的位置,故而能够缩短用于使热介质在空气调节机与冷凝器之间的循环的配管的尺寸。
因此,构成不使散热器的冷却性能降低而进行冷凝器的冷却的联合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所述防尘壳的内部,在所述散热器外侧的、所述冷凝器的下侧配置油冷却器。
例如,在冷凝器和油冷却器以整体地重合的位置关系配置的构成中,向散热器供给的冷却风通过冷凝器和油冷却器,阻碍冷却风的流动,但通过将冷凝器和油冷却器上下配置,能够将通过了冷凝器的冷却风直接供给散热器,并且能够将通过了油冷却器的冷却风直接供给散热器,使冷却风良好地流动,不阻碍散热器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可以为,所述油冷却器在机体宽度方向上与所述散热器并列地配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为,从机体侧面观察,所述冷凝器的下部和所述油冷却器的上部配置在重合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油冷却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
本实用新型可以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油冷却器被支承于所述防尘壳的内面。
本实用新型可以为,从俯视观察,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油冷却器配置在重合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油冷却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
本实用新型可以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油冷却器被支承于所述防尘壳的内面。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电动风扇。
这样,不论是将电动风扇向吸气方向驱动的构成,还是将电动风扇向排气方向驱动的构成,都能够将空气向冷凝器供给而实现良好的热交换。特别是,在将电动风扇向排气方向驱动的情况下,能够利用风压将附着在防尘壳的防尘网的秸秆及尘埃等吹飞。
本实用新型可以为,所述电动风扇被支承于所述防尘壳。
本实用新型可以为,所述防尘壳开闭自如地构成。
这样,在将防尘壳开放操作时,电动风扇与防尘壳一同移动,将散热器附近较大地开放,容易进行散热器及电动风扇等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可以为,所述电动风扇具有风扇护罩,经由所述风扇护罩被支承于所述防尘壳的内面。
本实用新型可以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油冷却器被支承于所述防尘壳的内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6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缝隙连接阻断剂降低眼压的方法
- 下一篇:隐藏刹车管的自行车刹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