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滤釜定向出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6502.5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0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浦锦湖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0 | 分类号: | B01D35/00;C08G65/3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滤 定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滤釜定向出渣装置,具体涉及用于聚醚PPG生产过程中的压滤釜定向出渣装置。
背景技术
在聚醚生产过程中,多元醇经KOH催化后与烷氧化物反应,生成多元醇聚醚;此聚醚要经过中和、精制除去K离子,才能用于聚氨酯行业。目前制备聚醚的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过滤机1和滤渣车3,聚醚在精致后,固液混合物进入过滤机1,过滤机对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渣留在过滤机1里,形成滤渣5,每生产一批聚醚,就必须除去滤渣5,打开过滤机1的底盖2,滤渣5从过滤机1内掉入下方的滤渣车3里。由于过滤机1下方没有对滤渣5掉落限制,滤渣5向下四周散落,不能完全进入滤渣车3内,而掉在地面上及过滤机1旁边的管道6和设备4上,滤渣5污染了地面和设备,同时对设备进行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滤渣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设备的腐蚀的压滤釜定向出渣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滤釜定向出渣装置,包括过滤机和滤渣车,所述过滤机设置于所述滤渣车的上方,还包括出渣定向装置,所述出渣定向装置包括导向槽和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滤渣车的一侧,所述导向槽固定于所述支架的上方,其上端口与所述过滤机的出渣口对应,其下端口悬于所述滤渣车上方。
为了保证滤渣不会散落到导向槽外侧所述导向槽的顶端位于所述过滤机的中下部。
为了既保证滤渣落入滤渣车内,又节约导向槽的材料,所述导向槽的上端口半包围所述过滤机。
为了使导向槽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所述导向槽由相互密封焊接的后挡板、下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构成,所述下挡板成一斜面,出口正对着所述滤渣车上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滤釜定向出渣装置,在聚醚生产的过程中,定向出渣,降低滤渣对环境的污染,形成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同时,降低滤渣对设备的腐蚀,减少对设备的维修,降低设备维修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压滤釜出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压滤釜定向出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过滤机;2、底盖;3、滤渣车;4、设备;5、滤渣;6、管道;
7、出渣定向装置;8、导向槽;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压滤釜定向出渣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过滤机1、滤渣车3和出渣定向装置7。
过滤机1设置于滤渣车3的上方,其底部设置一可以开合的底盖2,在聚醚精致后,固液混合物进入过滤机1,过滤机对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渣留在过滤机1里,形成滤渣5。每生产一批聚醚,打开过滤机1的底盖2,滤渣5从过滤机1内掉入下方的滤渣车3里。
出渣定向装置7包括导向槽8和支架9,支架9设置于滤渣车3的一侧,导向槽8固定于支架9的上方,其上端口与所述过滤机1的出渣口对应,其下端口悬于所述滤渣车3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8由相互密封焊接的后挡板、下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构成,所述下挡板成一斜面,出口正对着所述滤渣车3上方。导向槽8的顶端位于所述过滤机1的中下部其上端口半包围所述过滤机1。
本实施中所述的一种压滤釜定向出渣装置的工作方法为:在聚醚精致后,过滤机1对混合物进行过滤,液体进入成品罐,滤渣5留在过滤机1里,完成一批聚醚的生产后,打开过滤机1的底盖2,滤,5从过滤机1内沿导向槽8掉入滤渣车3里,不会掉在地面上及过滤机1旁边的管道6和设备4上,形成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降低滤渣对设备的腐蚀,减少对设备的维修。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浦锦湖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浦锦湖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6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