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梁起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7719.8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8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基好;踪高峰;吴强;韩圣允;马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梁起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梁起梁器,是一种用于起便梁纵梁的工具,属于便梁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采用D型便梁加固线路是目前线路施工中常用的线路加固方法。采用D型便梁加固线路后,在便梁日常检查中如发现便梁支点沉降超限,则需将便梁纵梁顶起,调整线路水平。通常,便梁纵梁的顶起是采用液压千斤顶,用枕木铺垫后起梁。因液压千斤顶高度小,有效顶程短,铺垫的枕木需要多层叠放,尤其是在D24m便梁起梁时需要大量的枕木,大量的枕木叠放其高度越高越不稳定,容易导致安全事故。为防止叠放的枕木倒翻或侵限,使用完后还需撤除,使用时再摆放,耗费人工。此外,液压千斤顶顶柱直接顶在纵梁上部的钢板,起升过程中受力接触面不平,易发生纵向的偏向力,若枕木叠放不稳,纵梁笨重,则易发生伤人事故,施工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梁起梁器,利用其起梁方便、施工安全系数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便梁起梁器,其包括虎头状的起梁器本体,所述起梁器本体的前端设有卡口,所述起梁器本体的后端设有向后凸出的顶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是将其卡口卡在便梁纵梁端头的上部,在其顶座的下部设置螺旋千斤顶,利用螺旋千斤顶起顶,从而将纵梁顶起。
为了使起梁过程中千斤顶顶柱与便梁起梁器受力面平贴,保证在起梁过程中受力平衡,不产生其他方向的力,起顶时千斤顶不致滑出起梁器后端,所述顶座的下部为倾斜向下的斜面。
为了便于搬移和便于固定于梁身,所述起梁器本体的两侧设有提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施工安全系数高,利用其能节省大量人力,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其配合50吨螺旋千斤顶使用,能大大减小铺垫的枕木厚度,提高支座的稳定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且枕木不用反复摆放,顶升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起梁器本体, 2、提柄,3、顶座,4、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便梁起梁器,其包括虎头状的起梁器本体1,所述起梁器本体1为两块虎头状的钢板通过中间的连接板焊制而成。所述起梁器本体1的前端设有卡口4,所述起梁器本体1的后端设有向后凸出的顶座3,所述顶座3的下部为向下倾斜的平面。为了便于搬移和便于固定于梁身,起梁器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提柄2,提柄2用直径为20mm圆钢焊制。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便梁起梁时,配合使用50吨螺旋千斤顶,先由人力握住提柄2将本实用新型的卡在便梁纵梁端头上部钢板的中间部位,在顶座3的正下方摆放合适高度的枕木,再把螺旋千斤顶放到枕木上,操作螺旋千斤顶使其顶柱顶上顶座3,然后操作千斤顶缓缓将纵梁顶起。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分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其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安全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7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LED灯灯罩面板
- 下一篇:组接式节能照明用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