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六反相器集成电路的感应测电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8342.8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淑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达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45 | 分类号: | G01R19/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六反相器 集成电路 感应 测电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测电笔,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六反相器集成电路的感应测电笔。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电器或电子电路的维修中,测电笔是必不可少的检测工具,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子测电笔灵敏度不够高,只有在接触带电体后才能显示数据,且精度并不高,也不具备悬空测量高压电缆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六反相器集成电路的感应测电笔。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测试棒、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开关、电池和压电陶瓷片,所述测试棒同时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压电陶瓷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片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六反相器集成电路,提高了测电笔的灵敏度,使得测量精准,使用方便,甚至还可以悬空测量高压电缆的电力,避免了接触测量高压点带来的危险,安全系数高,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测试棒CS、第一反相器IC1、第二反相器IC2、第三反相器IC3、第四反相器IC4、第五反相器IC5、第六反相器IC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电位器RP、二极管VD、三极管VT、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开关S、电池E和压电陶瓷片HTD,测试棒CS同时与第一反相器IC1的输入端和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反相器IC1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二反相器IC2的输入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同时与电位器RP的第一端、三极管VT的发射极、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和电池E的负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同时与电位器RP的第二端和电位器RP的滑动端连接,第二反相器IC2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三反相器IC3的输入端和第四反相器IC4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反相器IC3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VD的负极连接,第四反相器IC4的输出端与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二极管VD的正极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五反相器IC5的输入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五反相器IC5的输出端同时与第六反相器IC6的输入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第六反相器IC6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压电陶瓷片HTD的第一端连接,压电陶瓷片HTD的第二端同时与开关S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开关S的第二端与电池E的正极连接。
如图1所示:第一反相器IC1至第六反相器IC6共同组成六反相器集成电路CD4069,其第一反相器IC1及周围元件组成一个高输入阻抗、高增益的电压放大器。测试棒CS接收到微弱电场信号后,经该放大器放大输出,并通过第二反相器IC2整形去控制后级电路。第五反相器IC5、第六反相器IC6和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及第二电容C2组成多谐振荡器,其工作受控于第三反相器IC3的工作状态。测试棒CS检测到信号时,第三反相器IC3输出高电平,二极管VD截止,振荡器工作,推动压电陶瓷片HTD发声。同时第四反相器IC4输出高电平,三极管VT导通,红色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点亮,表示被测导线带电。声光显示的灵敏度可通过调整电位器RP使之合适,调节第二电容C2、第五电阻R5可以获得满意的音调,且本实用新型耗电甚微,可用两节纽扣电池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达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达瑞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8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GSM网络的蔬菜大棚环境参数监测系统
- 下一篇:蒸汽排放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