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装式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9154.7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8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兆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威尔燃油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92 | 分类号: | B01D29/9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装式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清器,具体说涉及一种旋装式滤清器。
背景技术
旋装式滤清器一般包括罐体,罐体内设有滤材,滤材将罐体分为过滤腔与未过滤腔,同时罐体上还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在将滤清器安装到滤座之前,为了保证系统内只存有少量空气,需要将滤清器内预先灌满油品并将罐体内的空气排出,也就是将油品从进油口倒入罐体内,再将滤清器旋到滤座上。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预先灌满的油品是没有经过过滤的,在整个灌入过程中,由于出油口较大,部分油品极易从出油口流入过滤腔内造成未过滤的油品在安装后直接进入系统,造成偶件磨损、喷油嘴堵塞等故障,导致供油系统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装式滤清器,该滤清器在罐油过程中可保证油品全部由滤清器进油口进入罐体内部进行过滤,过滤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罐体内设有滤材,滤材将罐体分隔成与出油口相通的过滤腔及与进油口相通的未过滤腔,所述的出油口处设有与出油口密封配合的阻油装置,所述的阻油装置与出油口可拆连接,所述的阻油装置上还设有与过滤腔连通的颈状部件,所述的颈状部件为可拉伸部件,且颈状部件上设有可供罐体内空气排出的微孔塞。
本实用新型的阻油装置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嵌合在出油口处,且本体与出油口之间设有密封两者的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的本体中部向上设有可拉伸的颈状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微孔塞上设有供空气排出的小孔。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油口处设置阻油装置,阻油装置与出油口相密封,可以保证出油口处于密封状态,可拉伸的颈状部件在灌油时可拉伸拉长,以阻挡未过滤的油品直接进入过滤腔,颈状部件上的微孔塞可以阻挡外部空气中的灰尘,同时当从进油口灌油时,罐体内的空气可以通过微孔塞排出,保证了罐体内的油品都是经过过滤后的油品,精度高,从而保证供油系统的稳定可靠及使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阻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旋装式滤清器,包括罐体1,罐体1上设有进油口2和出油口3,罐体1内设有滤材4,滤材4将罐体1分隔成与出油口3相通的过滤腔5及与进油口2相通的未过滤腔6,出油口3处设有与出油口3密封配合的阻油装置7,阻油装置7与出油口3可拆连接,具体地说,阻油装置7包括嵌合在出油口3处的本体73,本体73与出油口3之间设有密封两者的密封环74,本体73中部向上设有可拉伸的颈状部件71,颈状部件71与过滤腔5连通,同时,颈状部件71为可拉伸部件,颈状部件71上设有微孔塞72,微孔塞72上设有可供罐体内空气排出的小孔。作为优选方案,本体73嵌合在出油口3处,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本体73与出油口3之间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在向罐体内灌装油品时,将颈状部件71向上拉伸,这时油品从进油口2进入未过滤腔6,再进入滤材4进行过滤,从而进入过滤腔5,罐体1内的空气通过微孔塞72上的微孔排出,灌装结束后,摘除阻油装置7,将滤清器旋装到滤座上,这时罐体内的油品都是经过过滤的油品,精度高,保证了供油系统使用的稳定性和精度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威尔燃油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威尔燃油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9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轮锂电车一体式鹅头把立
- 下一篇:新型羽毛球网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