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型热交换器及其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9252.0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0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宏;刘垒垒;周骏;王学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F28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及其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热传导元件有关,特别涉及一种板型热交换器及其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板型热交换器大致包含均温板(vapor chamber)、扁状或板状热管(plate type heat pipe)等型态,其主要具有呈一扁平状的中空壳体,该壳体内形成腔室,以供设置毛细组织、工作流体,且通常会于其内部设置支撑结构,用以供板型热交换器进行内部除气作业时,避免因抽真空而导致呈扁平状的壳体表面产生凹陷等问题,以致板型热交换器在与如电子发热元件表面接触时,因前述凹陷问题而无法达到面与面的平整接触,造成接触上之间隙而增加空气介质、进而影响热传效果。
然而,以往板型热交换器内部的支撑结构,往往由多个柱状物分布于板体内所构成、或通过一薄型板片于其上连续弯折出波浪状结构,以作为支撑结构。但这些支撑结构有些不利于装配、有些在支撑强度或效果上欠佳;例如以多个柱状物分布所构成的支撑结构,由于各柱状物间无任何连结关系,以致不利于装配于板体内的对位上,而波浪状的支撑结构往往亦缺乏足够强度的支撑效果,无法有效维持板体表面的平整度。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失,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板型热交换器及其支撑结构,其通过多个竖立于板型热交换器壳体的上下空间内部的支撑部,以形成具有较佳支撑效果的支撑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型热交换器,其包括:
一壳体,其内部具有一腔室;以及
一支撑结构,设于该腔室内,该支撑结构包含:
多个骨架部,彼此间隔分布;以及
多个支撑部,分别连接于任两个相邻的所述骨架部间,并与该多个骨架部连接而包围形成有多个镂空区,且各该支撑部为竖立型态,而各该支撑部与各该骨架部呈扭转的交错型态;
其中,各该支撑部的上、下处分别形成有一抵缘,并分别抵靠于该壳体的上、下两内侧。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其中,该壳体包含一第一壳板、以及一与该第一壳板相盖合的第二壳板,所述腔室即形成于该第一壳板与第二壳板之间。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其中,该腔室内壁面上贴附有毛细组织,并于腔室内封存有工作流体。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其中,各该骨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而为横置或斜置型态。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其中,各该支撑部与各该骨架部的扭转角度为90度。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其中,各该支撑部两端与各该骨架部间分别形成有一扭转的连接端。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其中,该支撑结构由一板体经冲压并弯曲而成型。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板体为金属板。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其中,各该骨架部上设有至少一个气孔。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其中,各该支撑部上设有至少一个气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板型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包括:
多个骨架部,彼此间隔分布;以及
多个支撑部,分别连接于任两个相邻的所述骨架部间,并与该多个骨架部连接而包围形成有多个镂空区,且各该支撑部为竖立型态,而各该支撑部与各该骨架部呈扭转的交错型态。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中,各该骨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而为横置或斜置型态。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中,各该支撑部与各该骨架部的扭转角度为90度。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中,各该支撑部两端与各该骨架部间分别形成有一扭转的连接端。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的支撑结构由一板体经冲压并弯曲而成型。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板体为金属板。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中,各该骨架部上设有至少一个气孔。
所述的板型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中,各该支撑部上设有至少一个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竖立于板型热交换器壳体的上下空间内部的支撑部,以形成具有较佳支撑效果的支撑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型热交换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型热交换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型热交换器内部产生热交换作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9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尾箱垫
- 下一篇:工程车座椅的悬浮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