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装载机发动机转速以提高电子称称重精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9907.4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2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建军 |
主分类号: | F02D1/14 | 分类号: | F02D1/14;F02D2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装载 发动机 转速 提高 电子称 称重 精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载机发动机转速以提高电子称称重精度的装置,属于装载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实现装载机在装载过程中对所装载的物料进行称重,人们研究出不同装载机称重装置,但由于受装载机的工况影响,特别是受装载机发动机转速不匀速的影响,会造成现有装载机称重装置的称重精度大为降低。针对这个问题,人们也尝试找出发动机转速与称重精度的关系,然后用软件进行修正补偿,但都因装载机类型不同,工况不同,造成上述方法难以实现。因此,现有技术的装载机电子称由于难以实现自动控制发动机转速为匀转速,其称重精度还是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装载机发动机转速以提高电子称称重精度的装置,通过这种自动控制装置,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装载机电子称称重时达到电子称精度要求的匀转速范围,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装载机电子称的称重精度。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控制装载机发动机转速以提高电子称称重精度的装置,包括装载机电子称仪表和装载机发动机喷油泵的油门摇臂,其中,在所述装载机电子称仪表内部设有一个可使电源继电器闭合的自动控制装置,在所述油门摇臂旁设有一组气动阀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上设有气动阀,在气动阀内设有可推动所述油门摇臂的气动阀活塞杆;在装载机车架上设有电磁通气阀,所述电磁通气阀通过气管一与装载机上的发动机储气罐相连接,在电磁通气阀的输出接头设有气管二与所述气动阀输入接头相连。
进一步的,上述的控制装载机发动机转速以提高电子称称重精度的装置,其中,所述气动阀也可安装在装载机驾驶室油门踏板下。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载机发动机转速以提高电子称称重精度的装置通过气压推动的方式使发动机喷油泵的油门摇臂持续获得一个推力,这样能够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装载机电子称称重时达到电子称精度要求的同一匀转速,解决了装载机电子称因发动机转速不匀速造成称重精度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捷实用,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子称仪表,2-气动阀固定支架,3-气动阀,4-油门摇臂,5-气动阀活塞杆,6-电磁通气阀,7-发动机储气罐,8-气管一,9-气管二,10-自动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看图1,图1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装载机发动机转速以提高电子称称重精度的装置,包括装载机电子称仪表1和装载机发动机喷油泵的油门摇臂4,在所述装载机电子称仪表1内部设有一个可使电源继电器闭合的自动控制装置10,在所述油门摇臂4旁设有一组气动阀固定支架2,在固定支架2上设有气动阀3,在气动阀3内设有可推动所述油门摇臂4的气动阀活塞杆5;在装载机车架上设有电磁通气阀6,所述电磁通气阀6通过气管一8与装载机上的发动机储气罐7相连接,在电磁通气阀6的输出接头设有气管二9与所述气动阀3输入接头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替代方案,所述气动阀3也可安装在装载机驾驶室油门踏板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在装载机电子称准备称重时,给装载机电子称仪表1内设置的自动控制装置10一个中断信号,这时装载机电子称仪表1内设置的自动控制装置10被锁定,装载机电子称仪表1锁定信号灯亮,自动控制装置10发出指令,使电源继电器闭合,输出电源驱动电磁通气阀6的阀门打开,发动机储气罐7的气压通过气管一8输入到电磁通气阀6,然后又通过气管二9输入到气动阀3,气动阀活塞杆5被气压推动直接推动喷油泵油门摇臂4,由于气压持续推动油门摇臂4,使发动机转速控制在匀转速范围,然后将装载机动臂升起,当动臂升到动臂上的磁铁与前车架定高传感器平齐时,装载机电子称在匀转速中称出物料重量,然后对装载机电子称仪表1内设置的自动控制装置10进行自动解锁,气动阀活塞杆5退回原状态,完成一次称重。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建军,未经许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99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麦专用微喷带
- 下一篇:定时变速玻璃粉研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