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织物褶皱回复性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0442.4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7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君伟;孟奇锋;万中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纺织仪器厂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01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褶皱 回复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品性能测试仪器,特别涉及一种纺织品褶皱回复性能的测试仪器。
背景技术
织物褶皱回复性是织物的一个重要性能,是检测试样在一定负荷下折压一定时间后的回复能力,具体是指试样在褶皱仪中扭转一定角度,对扭转后的试样施加固定负荷一定时间,使其产生褶皱,将褶皱的试样在标准大气中回复规定的时间,然后在规定条件下对其外观起皱的程度进行评级。现有织物褶皱回复性的测定均需要手工操作,费时费力,而且测量结果也不太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织物褶皱回复性测试仪,其能自动测试织物的褶皱回复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织物褶皱回复性测试仪,包括驱动机构、上施压机构、下测试台、压力感应显示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的上施压机构包括上压头、螺旋轴,螺旋轴从上到下沿圆周设置螺旋线槽,螺旋轴上部通过轴承与活动板连接, 螺旋轴下部穿过螺旋轴定位套由螺旋轴定位套定位,导向螺钉穿过螺旋轴定位套插入螺旋线槽中,螺旋轴下端与上压头固定;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板上下移动;压力感应显示机构将下测试台上受到的压力测量并显示出来,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的上下移动和上压头在下压头上的压力保持时间。
上述驱动机构为电机和一滚珠丝杆副,电机带动滚珠丝杆副的丝杆,滚珠丝杆副的螺母与活动板固定相连。
上述压力感应显示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压力处理显示器,压力传感器感应下测试台上的压力并由压力处理显示器处理并显示出压力。
上述上压头和下测试台可均为圆形,它们的直径和上压头初始位置距下测试台可按要求设置,上压头下降速度和上压头下降到底时旋转的角度均可按要求进行设置,以使本装置满足测试时的要求。
本装置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上压头下降旋转,将试样压在下测试台上,给试样施加一定的重量,并在该重量上保持一定时间,待时间到后,蜂鸣器鸣叫提示实验结束,上压头回复到原来位置。下测试台上试样受到的压力可通过单片机处理器检测压力传感器来检测试样所受压力。
还可以设置位置传感器,通过位置传感器传输过来的信号,来控制步进电机控制器进而控制步进电机。
还设置液晶显示器和键盘来显示和操作整个装置。
上述控制机构中还设置测试完毕提示机构,能提示测试者试样已经测试完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织物抗折皱性测试仪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测试方便,而且具有测试完后自动报警提示功能。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的电机26通过电机座25固定在下传动支撑板22上,电机26轴上带一同步带轮23。
滚珠杆4上端通过轴承二34固定在上传动支撑板32上,滚珠杆4下端通过轴承一8固定在轴承座7上,轴承座7固定在下传动支撑板22上,滚珠杆4杆上固定另一同步带轮23,通过同步带24与电机26上的同步带轮23相连。
螺套3与活动板31用螺钉固定,螺套3套在滚珠杆4上,通过滚珠杆4的旋转带动活动板31上下移动。
螺旋轴2从上到下沿圆周设置螺旋线槽201,螺旋轴2上部通过轴承三35、螺旋轴拼紧螺母36与活动板31连接, 螺旋轴2下部穿过螺旋轴定位套6由螺旋轴定位套6定位,导向螺钉5穿过螺旋轴定位套6插入螺旋线槽201中,螺旋轴2下端与上压头10固定。
上述活动板31还设置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28和导向杆27,导向套28固定在活动板31上并套在导向杆27上,导向杆27上端固定在上传动支撑板上,导向杆下端固定在下传动支撑板22上,因此活动板31在上下移动时更平稳。
下压头11通过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座14与底板底座20连接,可以实现下压头11上受力值的测试和读取,并从显示器13中显示出来。
上述下传动支撑板22固定在支撑座21上,支撑座21通过底座底板20固定在底座19上。
上述上压头和下压头上还设置试压夹持器12,方便二者之间的连接。
上述控制系统的电路板17固定在固定板16上。
上述传动部分和支撑座21均由外壳1罩住,螺旋轴2与外壳1间用装饰圈9连接,既起到支撑作用,又起到装饰作用。
上述底座19底部还设置可调底脚18,用于调节整个装置的水平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纺织仪器厂,未经宁波纺织仪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0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