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制动器衬片的双面倒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2010.7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4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敖良均;田洪相;陈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璧山宏向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6 | 分类号: | B24B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277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制动器 双面 倒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角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动器衬片的双面倒角机。
背景技术
制动器衬片的形状如半月形,如图5所示。加工制动器衬片时,先用弯卷机对其折弯成半月形,再对制动器衬片的两端进行倒角。以往倒角时,由操作者握持住制动蹄片的一端,再对另一端进行倒角,单片的两端要分两次进行,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作业时完全由操作者自身力度来控制,容易造成缺角、外观纹路大、技术尺寸不好控制,大小长短不均匀等缺陷,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差;操作者直接接触工作刀具、安全性差,稍有注意力不集中或责任心不强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效率高、安全性高、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高的适用于制动器衬片的双面倒角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制动器衬片的双面倒角机,包括衬片驱动电机和减速机,关键在于:还包括衬片主驱动轮、衬片叠放导向槽和衬片水平轨道槽,所述衬片主驱动轮和衬片叠放导向槽位于衬片水平轨道槽的前端,所述衬片叠放导向槽纵向设置,衬片叠放导向槽的下端与主驱动轮轮齿相接,主驱动轮每转动一齿便将衬片叠放导向槽内的一件衬片送入衬片水平轨道槽内;
所述衬片水平轨道槽前部的上方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上转动轴和下转动轴,所述上转动轴的中部固设有衬片上驱动橡胶轮,上转动轴的一端固设有上副驱从动齿轮,所述下转动轴的中部固设有衬片下驱动橡胶轮,下转动轴的一端固设有下副驱主动齿轮,上副驱从动齿轮和下副驱主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下副驱主动齿轮与主驱动轮之间设置有链轮链条机构,衬片上驱动橡胶轮和衬片下驱动橡胶轮共同驱动衬片向后移动,所述衬片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下副驱主动齿轮转动;
所述衬片水平轨道槽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金刚砂轮,所述金刚砂轮由各自对应的砂轮电机驱动。
工作原理:将衬片叠放于衬片叠放导向槽内,经衬片主驱动轮定速定向旋转驱动衬片向前移动,移动时按一件一齿的布距来完成即衬片主驱动轮每转动一个齿,衬片叠放导向槽内向衬片水平轨道槽内送入一件衬片,衬片在衬片上、下驱动橡胶轮的驱动下继续向前移动至金刚砂轮处进行磨削加工。
优选为,所述衬片水平轨道槽的上方设置有防折叠限位块,所述防折叠限位块位于下转动轴与衬片主驱动轮之间,防折叠限位块与衬片水平轨道槽之间的间距由衬片的厚度决定。工作时,防折叠限位块压在衬片上,以防止衬片重叠在一起。
所述衬片水平轨道槽后部的上方设置有粉末除尘出口,所述粉末除尘出口通过脉冲式除尘气管与空气站相连,增加粉末除尘装置,通过自动脉冲进行定时除尘,使磨削后的衬片表面更加洁净,无需操作者在磨削倒角后对零件进行逐一除尘,避免零件表面不洁净而影响后续涂胶工序,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
有益效果:(1)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操作者只需将衬片叠放于衬片叠放导向槽内,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左右;
(2)产品质量得到了双倍的提升,主要表现在磨削角度均匀、表面平整,不会造成纹路及缺角现象,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非常好;
(3)操作安全性高,操作者不会直接接触工作刀具,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制动器衬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的适用于制动器衬片的双面倒角机,由衬片驱动电机1、减速机2、衬片主驱动轮3、衬片叠放导向槽4、上转动轴5、下转动轴6、衬片上驱动橡胶轮7、上副驱从动齿轮8、衬片下驱动橡胶轮9、下副驱主动齿轮10、链轮链条机构11、衬片水平轨道槽12、两个金刚砂轮13、两个砂轮电机14、防折叠限位块15、粉末除尘出口16、粉末除尘出口17等组成。
衬片主驱动轮3和衬片叠放导向槽4位于衬片水平轨道槽12的前端,衬片叠放导向槽4纵向设置,衬片18叠放在衬片叠放导向槽4内。衬片叠放导向槽4的下端与主驱动轮3的轮齿相接,主驱动轮3每转动一齿便将衬片叠放导向槽4内的一件衬片送入衬片水平轨道槽1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璧山宏向汽配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璧山宏向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2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