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絮凝剂浸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2747.9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瞿益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旺佳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B01F15/02;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 浸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絮凝剂浸润装置。
背景技术
絮凝剂是处理污水,使其中淤泥、杂质沉淀的重要物质。但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将絮凝剂注入到污水中,而需要先将其和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到污水中。目前的工艺都是直接将絮凝剂从料斗注入到搅拌装置内兑水搅拌,这种处理方式容易导致絮凝剂堵塞料斗与搅拌装置之间的通道,还会因搅拌不均匀而凝结成块,从而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在进料过程中堵塞进料管道且能够在搅拌前先行浸润的絮凝剂浸润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絮凝剂浸润装置,该絮凝剂浸润装置包括浸润桶,浸润桶的侧壁还连有进水管。凝剂在进料螺杆的驱动下,自进料管进入浸润桶内。与此同时,在进料管下方的进水管往浸润桶内注水,实现在絮凝剂从进料管管口掉向浸润桶底部的过程中与水混合,实现浸润,此举可使絮凝剂浸润均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水管与浸润桶连接处的高度低于进料管与浸润桶连接处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浸润桶的侧壁还连有进水管,浸润桶的底部连有出料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絮凝剂浸润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进料单元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传动轴和进料螺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传动轴和进料螺杆的连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絮凝剂浸润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絮凝剂浸润装置包括料斗1、进料管2、进料单元3、和浸润桶4,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电机301和进料螺杆302,所述进料螺杆302穿过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横向设置在料斗1的底部,进料管2和料斗1底部连接的部位设有通孔,所述进料管2的一端与浸润桶4的侧壁连接,且连接部开有通孔,所述进料螺杆302的一端自进料管2的另一端穿过进料管2直至浸润桶4内,进料螺杆302露在进料管2外部的一端与电机301连接,由电机301带动进料螺杆302转动。料斗1的侧壁下部设有传感器6。
在实际使用时,絮凝剂自料斗1进入进料管2,涌入进料螺杆302的螺纹之间的凹槽。然后,随着进料螺杆302在进料管2内转动,絮凝剂沿着进料螺杆302的螺纹之间的凹槽进入浸润桶4内。
如图2、3、4所示,进料螺杆302以传动轴303与电机301连接,传动轴303在电机301的驱动下,带动进料螺杆302转动。传动轴303上与进料螺杆302连接的一端焊有连接螺杆305,进料螺杆302上与传动轴303连接的一端向内开设有与连接螺杆305的直径以及螺纹相匹配的通槽306,通过连接螺杆305旋入通槽306内,实现传动轴303和进料螺杆302的连接。
在传动轴303外部,靠近进料螺杆302的一端套设有定位套304,定位套304的边缘与进料管2的内壁接触,并由螺栓307穿过进料管2管壁,与定位套304的边缘抵接,从而实现定位套304的固定,传动轴303能在定位套304内自由转动,定位套304避免传动轴303在转动时发生偏离。
如图1所示,浸润桶4的侧壁还连有进水管401,浸润桶4的底部连有出料管402,且进水管401低于进料螺杆302的位置。在实际使用中,絮凝剂在进料螺杆302的驱动下,自进料管2进入浸润桶4内。与此同时,在进料管2下方的进水管401往浸润桶4内注水,实现在絮凝剂从进料管2管口掉向浸润桶4底部的过程中与水混合,实现浸润,此举可使絮凝剂浸润均匀。而后浸润后的絮凝剂自浸润桶4底部的出料管402进入搅拌装置,进行下一步的搅拌程序。当料斗1内絮凝剂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料斗1侧壁上的传感器6发出指令,使浸润桶4侧壁上的进水管401停止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旺佳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旺佳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2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附接有电抗性带的传感式射频识别装置
- 下一篇:基于文本的3D扩增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