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间距直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2802.4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0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应再根;郑国龙;应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英姿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502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间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变间距直振。
背景技术:
直振,是自动组装机械的辅助设备,把序排出来的各种零部件传输至组装设备,进行装配。它可以配合自动组装设备一起将产品各个零部件组装起来,使之成为完整的一个产品。一方面,普通线切割变锥工艺只能做出两条整体轨道,不能做出多轨道的直振体。另一方面,一般多条轨道直振的制作,先通过单条轨道的独立制作,再进行氩弧焊拼接加工,使之成为一体,此方法对技师水平要求比较高,并且容易在开口处产生间距误差及平行度误差,容易造成触点卡住现象。这在目前快速发展的机械行业中,难以适应产品的自动化组装。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178670 U,授权公告日2012年03月28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振动式E片导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槽钢导轨,提高了导轨对E片的导出性能,有效避免了E片与导轨之间的卡塞问题,但是该申请案以槽钢作为导轨,显然导轨自身的精度不够,又浪费材料,而且在多轨道直振中,导轨之间的安装精度无法保证。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振基体、导轨和导槽的结合创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应用广泛,精度高的可变间距直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直振没有有效解决多导轨直振的精度的问题,提供一种产品的自动除尘装置,通过直振基体、导轨和导槽的结合创新,实现该可变间距直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精度高,应用广泛。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可变间距直振,包括直振基体、多个交替相接的导轨和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振基体、导轨和导槽为一体结构,所述导槽与所输送物料的外形相一致,在直振基体的任意两个横截面上,所述相邻两个导槽的间距均不相同,所述相邻两个导轨之间形成的导槽为外窄内宽结构,所述导轨上设有定位孔。
在制作时,先通过电脑三维计算导轨的尺寸以及导轨之间的间距,同时设计导轨的定位孔,然后制作直振基体的定位工装,再切割直振基体的外形和导轨的定位孔,接着安装好定位工装,并将直振基体装入定位工装,最后顺序切割每条导轨,形成导槽,直至完成该可变间距直振的制作。通过电脑三维计算,提高导轨和导槽的精度;直振基体、导轨和导槽为一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的氩弧焊拼接工艺相比,避免了焊接工艺产生的导轨和导槽变形,提高精度,防止出现卡塞现象;任意两个相邻导槽的间距均不相同,在振动设备传送的相邻物料间距与相邻组装位置的间距不一致时,通过导槽的引导,实现物料多点同时传送至组装位置,与一般人工操作相比,提高工作效率,应用广泛;外窄内宽结构的导槽,物料在该直振上传送时,防止物料弹出或掉落,保证物料的稳定传送;定位孔,既对该直振加工时进行定位,又对该直振使用时进行固定,保证了该直振加工和使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为螺纹孔。螺纹孔,方便该直振在加工时的定位和加工完成后的拆卸,同时也方便该直振在使用时的安装固定和拆卸。
优选的,所述直振基体的外形为梯形体结构。与方体结构相比,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
优选的,所述导槽通过铣削加工成型。与一般的切割加工工艺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
由于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变间距直振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制作和拆装方便,通过直振基体、导轨和导槽的结合创新,实现该直振的导轨及导槽精度高,稳定性好,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的A-A向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附图2的B-B向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附图3的C向放大图。
图中:直振基体1 导轨2 导槽3 定位孔4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2、3、5,一种可变间距直振,包括直振基体1、多个交替相接的导轨2和导槽3,直振基体1、导轨2和导槽3为一体结构,导槽3与所输送物料的外形相一致,在直振基体1的任意两个横截面上,相邻两个导槽3的间距均不相同,相邻两个导轨2之间形成的导槽3为外窄内宽结构,导轨2上设有定位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英姿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英姿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2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GV电动小车上的定位机构
- 下一篇:油缸导向套旋转传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