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发动机混合气扰流增力节能减排改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2815.1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文心 |
主分类号: | F02M7/12 | 分类号: | F02M7/12;F02M29/08;F02M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发动机 混合 气扰流增力 节能 改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发动机,尤其是发动机的化油器及喉管混合气通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油发动机的油气混合雾化工作主要是在化油器的泡沫管内和在发动机喉管以及整条混合气通道内完成的。
燃油在发动机汽缸内活塞运动时抽吸空气的负压吸力下,从化油器主量孔首先进入泡沫管内,在流动的燃油的负压吸力下与微型通气孔进入泡沫管内的空气进行首次混合,然后再与进入喉管部位的空气进行二次混合雾化,最后进入发动机汽缸燃烧室由火花塞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瞬爆气体,驱动活塞,带动其他机械部件运动做功。
电喷发动机的油气混合雾化工作主要是在发动机喉管以及整条混合气通道内完成。
现有的化油器泡沫管和喉管技术存在着燃油与空气混合不充分不均匀状况,使得燃油颗粒不能充分雾化,造成燃烧不完全不及时,释放能量不充分,浪费燃料,排污偏高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燃油与空气混合雾化不充分、不均匀的问题,在发动机化油器泡沫管中、喉管以及整条混合气通道中设有用于对混合气进一步增进雾化混合程度的装置。
发动机混合气扰流改进装置为安装在化油器泡沫管内的弹簧状器件和在发动机喉管以及整条混合气通道的弹簧状器件,或为安装在发动机喉管及整条混合气通道的螺旋桨状器件。进入泡沫管内的燃油和空气,首先在泡沫管内弹簧状器件的扰流下,进行更加充分的混合雾化,然后再在喉管以及整条混合气通道内通过弹簧状器件的扰流或非主动动力螺旋桨器件的扰流,进一步增进雾化混合程度。
在发动机喉管以及整条混合气通道内安装的非主动动力螺旋桨器件,在发动机工作时的高速气流的带动下,螺旋桨产生旋转,将燃油颗粒与空气搅合雾化得更加充分均匀,从而进一步增进了雾化混合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燃油与空气在化油器泡沫管内的弹簧状器件及喉管通道内的弹簧状器件或非主动动力螺旋桨状器件的扰流作用下,将燃油与空气混合雾化得更加充分均匀,再送入汽缸点燃做功,其结果是燃烧更加充分及时,动力输出更大,燃料消耗减小,排污降低,且成本投入很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弹簧状扰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1.化油器;2.泡沫管;3.喉管通道弹簧状扰流器固定座;4.泡沫管弹簧状扰流器;
5.喉管通道弹簧状扰流器;6.混合气;7.喉管及通道;8.微型通气孔;
9.泡沫管弹簧状扰流器固定座;10.主量孔;11.燃油;12.空气
图2-本实用新型螺旋桨状扰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1.螺旋桨状扰流器正面;2.螺旋桨状扰流器侧面;3.喉管通道;4.螺旋桨状扰流器固定座;
5.连接圈;6.汽缸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的泡沫管弹簧状扰流器可制作环状底座,装入泡沫管后由主量孔旋紧即可,本装置可方便拆卸清洗更换。
图1中的喉管通道弹簧状扰流器可制作十字固定底座,安装在喉管与汽缸连接管里面。
图2中的螺旋桨状扰流器固定座可参考图1中的喉管通道弹簧状扰流器十字固定底座。
说明: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所有燃油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在化油器泡沫管内和在喉管通道内添加的油气混合装置的技术方案及其引申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文心,未经许文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2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氧节油增力器
- 下一篇:新型摩托车机油探测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