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纸护角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3062.6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7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范少伟;孔庆刚;刁俊胜;张农;尹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和菱实业有限公司;童红飞 |
主分类号: | B31D5/00 | 分类号: | B31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护角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护角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卷钢在出厂时需要对其进行包边保护,常需用到纸护角。现有纸护角通常将断面为L状的折纸的一侧边加工成锯齿状,生成的纸护角在包裹卷钢侧边时能自然曲卷继而充分与卷钢侧边贴合,可以有效地对卷钢进行包边保护。然而,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无用的硬纸屑,造成极大浪费。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案申请人将断面为U状原料纸板的中间面依照锯齿状纹路切断,将中间面切断后的硬质折纸分离后,则形成了两个L状纸护角,此过程不存在浪费,较为经济环保,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为了生产L状纸护角,急需一种纸护角生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纸护角生产系统,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纸护角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传送连接的定长切断装置、滚压装置、过渡传送带和纸护角分离装置,所述纸护角分离装置包括机架、滑动导杆以及两组传送带机构、真空吸盘杆和吸盘杆移动机构;所述滑动导杆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两个传送带机构对称置于滑动导杆的两侧且分别与机架下部铰接;所述传送带机构还分别与一伸缩杆连接,该伸缩杆拉动传送带机构在机架上转动;所述两个吸盘杆移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机架上部,吸盘杆移动机构分别连接一个真空吸盘杆,所述真空吸盘杆上设有若干个真空吸盘,该真空吸盘的吸盘面与滑动导杆的侧面相对应。
所述的纸护角生产系统,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吸盘杆移动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杆、设置在机架上部且与所述滑动导杆相垂直的滑轨和连接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上部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连接杆与第二伸缩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真空吸盘杆与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纸护角生产系统,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伸缩杆以及第二伸缩杆均为气动杆或者液压杆。
所述的纸护角生产系统,进一步设计在于,真空吸盘还分别通过管路与一外部真空设备连接。
所述的纸护角生产系统,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传送带架、一对滚轮、传送带以及驱动电机,所述传送带架铰接在机架上且与所述伸缩杆连接,伸缩杆拉动传送带架在机架上转动,所述一对滚轮分别设置在传送带架的两端,所述传送带套设在滚轮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传送带架的一端且与所述滚轮传动连接。
所述的纸护角生产系统,进一步设计在于,该装置还在机架两侧设有位于吸盘杆移动机构下方的承接板。
所述的纸护角生产系统,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滑动导杆的两端设有引导坡面。
所述的纸护角生产系统,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滑动导杆上方设有位于机架上部的限位压条,该限位压条的一端向上翘起。
所述的纸护角生产系统,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滚压装置包括滚压机架、设置在滚压机架上连续转动设置有一组锯齿纹路的滚刀以及若干组滚轮和滚压驱动机构,至少一组滚轮的外缘设有用于平整原料纸板并且增加传动静摩擦力的横条。
本发明能够用一条U形状原料纸板生产出两条锯齿边的L状纸护角,不存在原料浪费,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组成框图。
图2为纸护角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盘杆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滚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长切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切刀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纸护角生产系统包括依次传送连接的定长切断装置1、滚压装置2、过渡传送带和纸护角分离装置4,纸护角分离装置4包括机架41、滑动导杆42以及两组传送带机构43、真空吸盘杆44和吸盘杆移动机构45;滑动导杆固定设置在机架上;两个传送带机构对称置于滑动导杆的两侧且分别与机架下部铰接;传送带机构还分别与伸缩杆47连接,该伸缩杆47拉动传送带机构在机架上转动;两个吸盘杆移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机架上部,吸盘杆移动机构分别连接一个真空吸盘杆,真空吸盘杆上设有若干个真空吸盘441,该真空吸盘的吸盘面与滑动导杆的侧面相对应。真空吸盘还分别通过管路与一外部真空设备(图中未画出)连接。纸护角分离装置还在机架两侧设有位于吸盘杆移动机构下方用于承接成品L状纸护角的承接板(图中未画出)。滑动导轨42的两端设有引导坡面421。滑动导杆上方设有位于机架上部的限位压条(图中未画出),该限位压条的一端向上翘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和菱实业有限公司;童红飞,未经安徽马钢和菱实业有限公司;童红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3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