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埋线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3263.6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1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赖霓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霓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15500 四川省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埋线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埋线针。
背景技术
埋线疗法是中医针灸学方面的一种新兴的长效穴位刺激疗法,它是祖国医学脏腑、经络理论指导下,把羊肠线埋植在相应穴位和特定部位中,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目前,临床上实用埋线术多借助于埋线针来完成,埋线针多是由针管和针芯组成,使用时,先将羊肠线置于针管内,再将针管刺入人体内,再用针芯将羊肠线推出,使羊肠线滞留于体内,发挥长效刺激作用。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埋线针存在如下缺点:(1)现有的埋线针,其长度多为6-7cm,其长度较长,不利于操作,增加了治疗时间;(2)针尖不够锋利,增加进针的难度;(3)普遍材质较差,固定性不强,较易折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适于临床操作的埋线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埋线针,它包括带柄的针管和可插入针管且带柄的针芯,针管的内径为0.3-1.2mm,长度为30-50mm;针芯长度大于针管。
进一步地,针管的内径为0.7-1.2mm,长度为35-40mm。
进一步优选地,针管的内径为0.7mm,长度为38mm。
进一步优选地,针管的内径为0.9mm,长度为38mm。
进一步优选地,针管的内径为1.2mm,长度为38mm。
进一步地,针芯的长度为35-55mm。
进一步优选地,针芯的长度为45mm。
其中,所述针管和针芯均为不锈钢材质。
其中,针管外还设有可拆卸的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线针,对长度、材质作了进一步改良,更适合临床操作,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且该埋线针不易弯折,降低了操作风险,可以有效减轻治疗者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针管、2-针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埋线针,它包括带柄的针管1和可插入针管且带柄的针芯2,针管1的内径为0.3-1.2mm,长度为30-50mm;针芯2长度大于针管1。为了更便于使用,针管1的内径设为0.7-1.2mm,长度为35-40mm。
其中,常用的尺寸如下:
A、针管1的内径为0.7mm,长度为38mm;
B、针管1的内径为0.9mm,长度为38mm;或
C、针管1的内径为1.2mm,长度为38mm。
其中,针芯2的长度为35-55mm。
优选地,针芯2的长度为45mm。
其中,所述针管1和针芯2均为不锈钢材质。
其中,针管1外还设有可拆卸的保护套。保护套可以选用医用塑料聚丙烯构成。
与现有埋线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根据埋线疗法的特点,改进了埋线针的长度,更适合临床操作:将操作时间从10-30分钟,缩短至5分钟以内,操作熟练后可在1-2分钟内完成,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
2、针头针芯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加之长度改进后,该埋线针不易弯折,降低操作风险。
3、由于临床操作更为准确、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轻治疗者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霓,未经赖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3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