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隔爆型低压电网多等级漏电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4804.7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0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念彬;成志宏;张波;闫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德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0 | 分类号: | H02H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隔爆型 低压 电网 等级 漏电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矿用隔爆型低压等级漏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低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绝大多数故障是漏电故障,尽管它不破坏系统的对称运行,但非漏电相对地电压增加为原来的1.73倍,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发展成二相短路。而且煤矿有瓦斯爆炸和人生安全等问题,其危害性更大。
原有煤矿防爆保护装置一般由检漏继电器和分支路漏电保护单元二部分组成。低压漏电保护判断漏电的依据是漏电电阻,检漏继电器检测总线漏电,采用附加直流电压法检测漏电电阻;支路保护单元检测支路漏电,采用零序电压检测漏电电阻。由于零序电压受系统电容和电网电压的影响、检漏继电器和支路漏电保护单元判据不统一等原因,其正确动作率很低,而且不能反应分散性漏电。一些保护产品中的漏电保护功能,仍采用分散控制方式,仍采用以上原理检测漏电,只是用了单片机技术,显然仍无法真正解决低压漏电保护问题。
由此可见,井下低压漏电保护,是煤矿电力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技术难题。
低压漏电保护装置不能正确动作的主要原因是:
1、电容电流很小:电压低,系统小,电容电流很小,小至几毫安,对装置灵敏度要求很高;
2、动作时间要求短:支路动作时间不大于30ms,这么短的响应时间,给判断原理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附加直流电压法由于反应时间问题,可以用于总线漏电电阻的检测,而不能用于支路漏电保护;
3、零序电压不能单一地反应漏电电阻,支路漏电保护单元用零序电压检测漏电电阻,由于零序电压是漏电电阻、系统容抗和系统电压的函数,不单一地反应漏电电阻,因此其检测精度受系统电容和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很大;
4、检漏继电器和漏电保护单元的判据不统一:检漏继电器用附加直流电压法检测漏电电阻,支路漏电保护单元用零序电压检测漏电电阻,二种方法测量精度相差很大;
5、分散性控制模式的缺陷:原有技术均采用分散控制模式,这种模式无法综合判断各支路漏电参数,决策漏电支路,对无漏电的短支路误判率很高;
6、无法解决分散性漏电:当系统几条支路漏电,若支路的漏电电阻都没有达到动作值,而总的漏电电阻达到了动作值,造成总开关误动,以至大面积断电;
7、漏电保护装置以电容电流为判据,低压系统电容电流很小,而且随运行方式、漏电程度、天气、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变化量,而装置作为一个继电器,有一个固定的整定值,有动作死区。系统参数的可变性和装置整定值的不变性这一矛盾决定了此类装置不可能100%正确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散采集漏电信息集中判别的矿用隔爆型低压等级漏电保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型低压等级漏电保护装置,其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用于同步采集变压器中性点的零序电压和各馈出线零序电流的信号采集单元、将所采集的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进行放大的信号放大单元、将放大的信号转换成可供DSP直接处理的电压信号的A/D转换器、对电压信号进行数据分析以判断出现故障的馈出线的DSP运算处理单元以及输出跳闸信号的继电器输出单元,该DSP运算处理单元与一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
所述DSP运算处理单元连接有用以显示漏电故障、零序电压、零序电流的液晶显示器。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有分别用于采集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的零序电压滤序器和零序电流互感器。
所述DSP运算处理单元与所述液晶显示器之间通过RS-485总线进行通讯。
所述信号放大单元、A/D转换器、DSP运算处理单元及继电器输出单元插接于一母板上,该母板还插接有进行供电的电源板,该电源板提供外接的电源接口、通讯接口、面板电源接口。
所述DSP运算处理单元为以DSP为核心的智能数据处理和判断主板,其具有16路模拟量输入、24路开关量输入/输出。
所述液晶显示器为同时显示7路电流和1路电压值的带CPU的网络化液晶显示器,所述键盘通过485总线与所述液晶显示器进行通讯。
所述DSP运算处理单元与一扩展的随机存储器互相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德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矿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德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4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纽扣修订机
- 下一篇:一种羊毛衣抗皱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