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水型旋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4906.9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5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彩玉;张勇;李枫;陈立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5/081 | 分类号: | B04C5/081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型旋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进行油水两相分离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力旋流器作为一种石油化工等领域中重要的油水分离设备,与传统的游离水脱除器、重力沉降及气浮选电脱水等分离设备相比,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占地少、处理时间短等突出优点,已开始被广泛采用。目前,现有的水力旋流器只能处理含油浓度较低的油水混合液,而高含油油水混合液中连续相粘度大,分散相从中迁移而产生的摩擦阻力大,液滴由于剪切作用而发生的分裂也随之增多,而且由于水滴的表面张力比油滴小,因此,油中含水作为分散相的水滴比水中含油作为分散相的油滴更易破碎,分离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水型旋流器,该旋流器具有小直径旋流腔和大锥角的分离段,不但占用空间非常小,而且可以提高旋流过程中油相向溢流口运动的举升反力,可大大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脱水型旋流器,包括一个中心筒,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中心筒的中央部位开孔,连接有一根内伸至所述中心筒筒身1/3处的溢流管,所述中心筒的侧壁上沿圆周切向连接有一对旋流入口管;在中心筒的下部依次连接呈倒置的短锥台形状的加速筒、呈倒置的长锥台形状的分离筒以及直管段;所述加速筒的锥角为20度,所述分离筒的锥角为3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旋流器构造了一种带有旋流的倒置锥台分离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形成了一种小直径旋流腔和大锥角的分离段。由此,通过减小旋流腔直径,可以克服物料粘度过大而导致的速度快速递减;而通过增大加速段和分离段锥角,对物料在旋流腔内速度的递减进行补偿,同时提高油相向溢流口运动的举升反力;另外,还可通过增大溢流口直径,解决从溢流口排出油量增大的问题。通过实验证明,本种脱水型旋流器具有分离效率高及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溢流管,2-旋流入口管,3-中心筒,4-加速筒,5-分离筒,6-直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种脱水型旋流器,包括一个中心筒3,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中心筒3的中央部位开孔,连接有一根内伸至所述中心筒筒身1/3处的溢流管1,所述中心筒3的侧壁上沿圆周切向连接有一对旋流入口管2;在中心筒3的下部依次连接呈倒置的短锥台形状的加速筒4、呈倒置的长锥台形状的分离筒5以及直管段6。其中,如图1中所示,图中的α即所述加速筒4的锥角,确定其值为20度,图中的θ即所述分离筒5的锥角,确定其值为3度。
使用时,油与水的混合液由一对旋流入口管分别由相反方向进入中心筒3,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在中心筒3内部产生高速旋转,形成高速旋转的涡流。然后通过中心筒及很短的加速筒4后,迅速过渡到分离筒5,最后进入直管段6。在液流沿设备下行的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大相的水被甩至器壁,同时,密度较小相的油则被挤至中心处。这样,油就会从顶部的溢流管1排出,而水则从直管段6排出,从而实现旋流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4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卧式干粉混合机的收集灰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有机废气净化器的箱体